這個問題他當面問過兩次。
當然同時向她描述了一番原時空自己的模樣、性格、處境等等。
一次是林語菡高興的時候,她說:不會!
一次是林語菡煩惱的時候,她不耐煩的說:會,走開!
然後沈哲就變得跟懷春少女似的,託著下巴聽窗外蟬鳴,感嘆道:人生沒有外掛,就是悲劇。
印刷廠聯絡妥當。
運輸車輛連司機僱傭到位。
甚至還有一家期刊代理商來了趟編輯部,不少書店也打來了預訂電話。
這些都是依靠鍾離積攢下來的人脈。
所以公司由最初的集資,變成現在沈哲堅持的獨資,持股比例不變。
若不是有一個豐富經驗的總編指揮,加上幾位還算厲害的編輯,他自己恐怕連頭緒都摸不著。
就在他感到輕鬆的時候,雜誌社開了第一次選題會。
“收到多少稿件了?”鍾離問。
魏主編馬上說:“收到的可不少,畢竟一旦透過,我們的稿費採取預付的方式。目前透過稽核的稿子,加上小哲的那部武俠,夠我們首期連載的。”
鍾離皺眉道:“太少,我們是週刊,間隔本就不長。”
“我和小哲商量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都用稿費預付拉住作者,不能單單依託他一個人的作品,這顯然不是一家雜誌社的長遠之計。”
有的話沒有說出口,但連沈哲在內都明白。
任何一名作者創作終會有才思枯竭的時候,失去頂樑柱靠什麼支撐雜誌正常發行?
這種論斷雜誌行業普遍認可,培養新作者大不易,需要投入和等待。
文聯制度下,雖然出版過圖書的星級作者稿費支出也要相應提高,但哪家都巴不得全是此類作者。
他們身後都跟著一個固定的粉絲群。
“那就……小哲,你再寫兩篇稿子湊一湊?”蘇薇忽然看向沈哲。
沈哲一直坐在一旁聽著不插話,他主要是作者的身份。
“我?”
鍾離也笑道:“也行,我看你現在創作速度飛快,多寫兩篇應該不是太難?”
沈哲皺眉思考,問道:“需要幾期?”
“大概三期吧,首期發行先給其他作者一些信心,相信投稿的會越來越多。”魏主編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