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中給司馬鳴風留了面子,畢竟讓他去學習一個後輩的創作手法,有些不太好聽。
……
在梁師出現之前,原時空也有武俠,不過後來被稱為舊派武俠。
以沈哲看來,即使是舊派武俠也比如今的俠客小說更為進步,朱貞木的《七殺碑》、王度廬以《臥虎藏龍》為代表的鶴鐵五部曲、白羽的《十二金錢鏢》等都很耐讀,更不要說《蜀山劍俠傳》了。
他當然忍不住瞎研究一番。
認為舊派武俠肯定受到不少《水滸傳》的影響,那部名著前半部分也能看作一部武俠小說。
整個內容描寫的便是梁山和方臘兩個俠客集團的命運浮沉,梁山集團受招安影射江湖和廟堂之間的妥協,不受招安的方臘集團不容於正統社會,最終消亡。
太祖都說過:《水滸傳》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
沈哲沒資格評價太祖,至於梁山好漢們投降好不好,看看他們的結局就知道了。
但書中投降後的部分,肯定不能算是武俠小說了。
而這個時空沒有《水滸傳》這部書,或許也是造成俠客文學格局百年不變的部分原因。
梁師對武俠的另一大功,便是成功把江湖和廟堂割裂開來。
在現實世界之外,創造出一個新世界——江湖。
這個江湖可以稱為梁氏江湖,裡面生活著很多現實中不太可能出現的人物,這些人物的性格,具有現實中人普遍壓抑的特徵,所以華羅庚讀過之後,把梁師的作品稱為成年人的童話。
此時沈哲還不知道南方有位俠客大家給了正義的評價,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武俠小說界最為普遍認可的,應該是金古梁三大師。
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創造出了一個江湖世界,梁氏江湖、金庸世界和古龍世界。
用玄幻奇幻的說法,就是開闢了領域。
領域之內無敵。
情節、故事、文筆拋一邊,只看每個世界的情況,梁氏江湖太傳統,古龍世界人性太黑暗,金庸世界最美。
所以金庸最出名,如果可能,沈哲也想去轉轉。
……
六月十日,《華夏青年》本月第二期發行。
此時整部書連載過半,經過上一期高潮的鋪墊,雜誌銷售又迎來一撥增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總編鐘離已經拿到市場部預估資料,鬆了口氣。
預測本週最終銷量能達到480萬冊左右,能否超過500萬大關要看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