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讀到“深夜論英豪”一回,整部書的背景完全顯露,老人拍案而起:“歷史還能這樣演義!”
明亡,滿清入關,一批義士組團“反清復明”。
直到清末西方入侵,同樣有一批江湖義士搖身一變,成了“扶清滅洋”,抵禦外辱。
“這才是俠客!”
然後拿起身旁電話,撥了一號:“老夥計,有一篇小說你非看不可!”
年輕讀者喜愛的重點顯然和這位老人不同,其中大部分都是訂閱了《華夏青年》的男讀者。
《龍虎鬥京華》在女性中間還不是那麼受歡迎。
“你看這段:原來按照江湖禮數,很講究輩分尊卑,比如現在鍾海平遣人來投拜帖,這來人當然是鍾海平的晚輩,但他又是代表鍾海平來的,而鍾海平和柳劍吟則是平輩,因此這拜匣就可以由柳劍吟的門人弟子或後輩來接,也可以由柳劍吟親自來接。”
一名青年一拍大腿:“這樣才對嘛,就算是江湖,也不能沒有規矩!”
“原來江湖人這樣論輩分的……”
他讀的太投入了。
同伴點頭贊同:“我也覺得這才是江湖,像俠客小說那樣亂殺一氣,哪裡配得上俠客之名?”
兩人急不可耐的擠在一起讀一本雜誌。
柳劍吟帶著師弟見到鍾海平之後,開始一系列較量,透過斟茶、接風酒都能相互交手一番。
“一壺酒裝進黑鐵罈子,四五十斤,老拳師竟然用筷子就夾住了!”
“真是太過癮了!”
如果說拿《龍虎鬥京華》和原來的俠客小說相比,給普通讀者的印象中,最大區別就是真實。
文中描繪出一個無比真實的江湖,正邪對立,立場鮮明。
……
孫長卿看完兩回連載,連忙翻出讓人找來的那次訪談記錄。
然後拍案而起:“終於知道哪裡不對勁了,他說過以俠勝武,俠才是不對勁的地方!”
完了馬上打電話給東海散人。
“小嶽,發現了嗎,核心已經變了,俠這個字被他重新定義!”
嶽彭知道孫長卿口中的“他”是誰,無非就是那位提出武俠概念的準大學生。
“我看了,孫老師,你覺得俠是什麼?”
孫長卿肯定道:“正義!”
“遼東俠客劫貢物是正義,義和團反清復明是正義,扶清滅洋同樣也是正義,甚至丁劍鳴為江湖不恥,因為和官員索善餘交往也能說上一句正義,江湖之外,畢竟還有人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嶽彭沉默一會,道:“我覺得是規矩,從他前六回看,江湖裡沒有能隨心所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