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覺得他真的很適合過宅男的日子。
和林妹妹在一起就很愉快,甚至單獨關在房間裡也能心情很好。
一旦出門,無論碰到好事還是壞事,總讓他莫名煩躁。
在他又一次把頭埋進沙堆,開始裝鴕鳥的時候,文學界首先引發了震動。
忽然間業內冒出沈哲這樣一個人,國內作者圈和評論家們心情有些複雜,他們時常在各種座談會和採訪中呼喚新鮮血液的加入,但真的有新人冒出來,下意識的首先皺眉。
透露出來的話語變得謹慎,電波開始在相熟的作者之間飛來飛去。
“你覺得桃花島主這位作者怎麼樣?”
“等文聯公佈上半年圖書銷售資料,應該就是五星了,都趕上我了,我能說什麼?”
這是兩位中年作者之間的談話,語氣有些唏噓。
“可他沒有代表作,畢竟年輕。”
“那又怎麼樣,《那些年》比我的代表作還暢銷,前幾天剛專門找來讀了讀。”
“噢?寫的怎麼樣?”
“你沒讀過?也是,學校和職場流傳的比較廣,很多青年文學作者模仿,不過都寫不出那種感覺。”
俠客文學圈子動靜稍大一些,司馬鳴風目光透著不可思議,而筆名東海散人的嶽彭第一時間就給孫長卿打了電話:“孫老師,這個學生您收不到了。”
孫長卿看著手裡的晚報,笑道:“那沒關係,小嶽,現在知道什麼叫天才了吧。”
嶽鵬苦笑:“這樣的人還是不要太多,給普通人一點活路吧。”
孫長卿道:“越是名校,對這位島主學生越不奇怪,雖然沒有他誇張,裡面也有很多無法理解的學生。”
“孫老師,現在您對武俠有新看法嗎?”
孫長卿道:“再等等,裡面很多新東西,但最重要的東西還沒看出來。”
武俠讀者群興奮得多。
這部分讀者來源有幾部分組成,最多的反而是《華夏青年》的訂閱使用者,接下來是俠客愛好者看到廣告聞風訂閱了雜誌,還有一部分市井群眾。
五月最後一期的《華夏青年》發行量突破450萬冊,短短四回內容,武俠已經有了一批擁躉。
特別是從俠客小說轉來的讀者,這部分人對小說文字水平要求較高,都是三位俠客大家喂出來的。自從司馬鳴風的《大漠》系列第四部連載完以後,再找不到可讀之物,只好拿著以前的作品聊以解悶。
《龍虎鬥京華》單看文字已在水準之上,他們是最驚喜的一群人。
“原來以為網路上是瞎傳,現在看來就是真的,這下不愁沒書看了。”
“島主還寫童話,感覺有點不對勁呢?”
“是吧,以他的文筆寫青春小說不奇怪,寫童話這差別太大了。”
“因為他是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