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晨報》的報道馬上被國內大小媒體轉載。
當初報道過姜穎事件的報紙,再次翻出以前的文章,重新放在頭版。
幾家電視臺聯絡到姜穎的母親,想專門為姜穎做一期直播訪談,卻被堅決拒絕了。
她不想女兒再被外界打擾,之所以接受專訪,也是對女兒向作者表達感謝的想法比較贊同。
“故事也能拯救生命?”
“樓上不了解內情,翻翻當時的新聞就明白了,我懷疑島主當時就是受了姜穎事件的啟發,才創作的這本書。”
很快有人找到那期《華夏青年》。
發行日期和姜穎事件幾乎同期發生,這下大家都相信了這種說法。
……
鍾離也沒什麼節操,命令出版社加班加點,直接加印一百萬冊。
市場部和發行渠道也爆發了,提前兩天在全國完成鋪貨,趁這次新聞熱潮大搞炒作。
當天就銷售50萬冊,隨後有所減緩,但依然每天二十多萬冊的速度很快售罄。雜誌社被催訂電話搞得手忙腳亂,鍾離親自趕到印刷車間坐鎮,再次加印一百萬冊,看樣子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魏主編髮現他真的比不上鍾離這個小年輕,圖書發行,哪家出版社敢隨意就單次印刷百萬冊?
他真沒話說,看著鍾離的決策很外行,就是沒有壓貨,催訂電話反而一直響個不停。
“真是老了,管管內容還行。”魏主編感嘆道。
……
國內報業龍頭《華夏日報》也插了一腳。
它的記者遍及全球,每天光發生的國內外要聞,都無法全部顧及。所以很少在上面出現音樂、影視之類的訊息,文學作者也難以登上它的版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米國評價很高,簡直引起一個社會現象,加上這次國內輿情滔滔。
破天荒的在今天的第二版給了一塊幾百字的短訊。
大報還是比較嚴謹,這則短訊是由駐米國當地記者發回的。
詳細的介紹了這本書在米國的出版情況,還有很多米國人專門到塔斯甘比亞小鎮的趣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很多國內讀者都樂了。
“米國人很有意思啊,竟然真的相信小說裡的故事!”
“看樓上你就沒讀過海倫,當初我一樣以為是真的,只不過無法出國罷了,否則……”
“連《華夏日報》都忍不住報道,看來書真的不錯。”
除了《華夏日報》外,網路新聞當然首數國內最大的入口網站——華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