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詩的人也感覺不到那種懷才不遇,看似灑脫實則消極避世的意味,只會在眼前浮現一位飄飄若仙的隱士。
網友們在論壇上追問詩名,沒有得到沈哲的回應,便叫做《桃花詩》。
如果不知道原來的作者其實是唐寅,《桃花詩》中甚至沒有表示出社會現實,放在任何時期都沒問題。
“快上‘說文評書’論壇!”
蘇薇在工作群裡吼了一句,哆哆嗦嗦的手晃動滑鼠,把那首詩複製下來。
“媽媽,你怎麼了?”
一旁薇薇看到媽媽的異常,抬頭稚聲問道。
因為今天是週末,女兒不去幼兒園,蘇薇只好再次帶著她來上班。
“噢,媽媽沒事,你還記得見過的那個哥哥嗎?”
薇薇歪著腦袋想想:“老鼠哥哥?”
“……”
蘇薇一陣好笑,自從聽了《舒克和貝塔》的故事,告訴女兒是沈哲編的,然後沈哲就成了老鼠哥哥。
“蘇編輯,發生什麼事了?”
“去看看就知道了。”
很快線上的編輯都看到了那首詩。
“這詩……”
蘇薇問道:“你們誰讀過嗎?”
編輯的態度還是很嚴謹,都透過各種渠道查了一遍,紛紛吃驚道:“這是現在人新創作出來的?”
蘇薇笑道:“小沈寫的!”
“前幾天來雜誌社的那個少年?”
“就是他。”
“……這怎麼可能,就算擅長詩詞的文學大師,也不能用這麼簡單的語言,寫出這樣一首傳世格律詩!”
“不需要懷疑了,已經很多人查詢過了,華夏曆史上根本沒有這首詩的影子……”
魏主編也看到了,頓時臉色古怪。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沈哲,自己就問過和那個網友差不多的問題,當時他用將來一部小說中的地名解釋。還曾經讚歎少年想的夠遠,一本書還沒有出版,已經想另一本書去了。
好像過於自信,難道不懂,有些書是會撲的?
當時留下的印象不是很好,不過連續兩本書都暢銷,魏主編才漸漸欣賞起來。
可是這次,《桃花詩》也太嚇人了。
華夏很大一部分人愛古體,也愛古詩詞。但畢竟是現代社會,受的教育不同,能寫出符合格律的詩詞就不錯了,至於意境什麼的,根本無能為力。
而《桃花詩》的用詞,連小學生幾乎都全認識,意境卻是七星大師也不一定能寫出。
“現在十幾歲的孩子都這麼厲害,還要老頭子還幹什麼……”
喜歡文道宗師請大家收藏:()文道宗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