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市,一幢掛著竹簡徽章的建築,看起來像是一家政府單位。
其實不然,這家單位很特別,並沒有官方性質,奇怪的的是也不屬於民間。
這就是華夏文聯總部,至今年,算起來成立剛好十年。當初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華夏文化產業,學習了西方類似模式,但又不完全一個樣。
今天是文聯例行討論,八名文聯副主席各抒己見,前方卻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昏昏欲睡。
這是仿照的內閣九人制建立的文聯制度,九人評定小組。
九人中有退休老教授、封筆的作家……在文化界都是大名鼎鼎,地位很高,能夠保證文聯的超然性和公正性。
“老鬼,上次你的提議又失敗了吧?”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頭轉過身,幸災樂禍說道,其他幾人紛紛面露微笑。
“哼,那也不見得,”被喊作老鬼的是一位老作家,他不屑一顧道:“總比你這個悶葫蘆強的多,進來那麼多年,數數你有幾項提議?”
“提那麼多鬼主意有什麼用,文聯發展挺順利的,你這樣只會搞的一團糟!”
除了最前方的老人,他們就是年齡最大的副主席,偏偏火氣也最大。
被喊作老鬼的是童百齡,另一位是郭嵩,都是巨匠。
郭嵩撇嘴道:“弄個亂七八糟的筆名,到報紙上發表幾篇文章,老不修!”
“嘿,就是有你這樣的人坐在這裡,華夏文化對抗才一直落在下風……”童百齡悠然道。
郭嵩怒道:“哪裡落後了,說話要負責!”
童百齡“啪”甩過來一疊檔案,挑起灰白的眉毛:“還不承認,去年的就不說了,看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圖書發行量……百萬冊以上的暢銷書一共13本,其中8本是從西方引進!”
“你也搞過出版,難道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西方文學在我們大本營內部,把我們幹掉了,你再嘴硬一個給我看看?”
郭嵩瞄瞄眼前的檔案,低頭不語。
“華夏文化產業要發展,必須有更多的文學作品。”童百齡瞥到郭嵩不再吭聲,也不為己甚,接著道:“所以我今天的提議是,在華夏文學網上建立作者個人版塊。”
“網路時代已經來了,華夏文學網越來越重要,而作者離不開讀者。”
“必須建立交流渠道,才能激發作者創作更多的作品……”
坐在最前方的老人睜開略顯浮腫的眼皮,打了個手勢。
一旁的工作人員連忙走到郭嵩面前,拿起童百齡丟過來的檔案送上去。
老人換個姿勢,戴上老花鏡,接過來仔細
過了一會,咕噥道:“似乎可行,那就發下去,討論討論……”
……
“應廣大讀者要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全本於七月二十五日上市。全國各大城市書店、銷售點和報刊亭均有售,讀者屆時可前去購買,訂閱雜誌的讀者也可選擇從《華夏青年》上閱讀連載。”
一則廣告悄然在《華夏青年》官方論壇的首頁出現。
最下方的跟帖在半小時內,很快達到一百多條。
“明智的選擇!”
“這是什麼書,怎麼沒聽說過,最近能看的書越來越少了!”
“樓上的就去讀讀吧,不會讓你失望的。”
真正的讀者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到處罵人口吐髒話的,只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
……
接下來一週,沈哲開始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高中最後一年,用老師的話說就是衝刺。教室裡瀰漫著緊張的氣氛,同學下課休息上廁所都腳步匆匆,連他也受到了感染。
沉浸其中,校園生活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
做個平凡的學生,腦中想著那些讓人瘋狂的故事,一旦寫出來,必然會在華夏大地上掀起的風暴。然後深藏身與名,這種淡淡的爽感,讓他不自禁的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