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那一次小青差一點輟學的事,給了小坤很大的觸動。同樣的年紀,不同樣的心情,讓小坤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去。
小坤不是一個笨孩子,只是從小的經歷,讓他覺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種錯誤。人們給他貼上了一個壞孩子的標簽,他就不想再去做一個好孩子,他就從來沒有往好孩子這個方向去努力過。
那一次,小青不想上學了,同學們一起去找小青。小坤勸解小青的話,在當時只不過是隨口說出來的。事情過了之後,他才開始想自己說過的話。自己能夠那樣去勸解小青,小青也聽了他的話,看來他還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有了這樣對自己的肯定,小坤心裡的自信就多了許多,他也開始收斂自己那些平時為了吸引別人目光而做出的荒唐行徑。
上學這樣一件讓小坤討厭的事,對於小青來說卻是那麼的艱難。小青克服了多少困難,才能夠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跟同學們一起學習啊。
小坤才發現自己浪費了那麼多好時光,現在後悔已經有些晚了。還有一學期,再努力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只是他覺得自己應該珍惜今後的每一天,也許走出中學的校門,想要再坐進課堂裡聽老師講課就是一種奢侈了。
小坤經常偷偷地觀察小青,在課堂裡,她專注學習的神情有一種別樣的美麗。小坤自己也開始模仿小青,試著像她那樣去要求自己。
他先從最小的事做起,就是像小青一樣,專注的上完一節課。從開始的十分鐘到二十分鐘,再到整節課。
以前,上課不到十分鐘,小坤就會坐不住。慢慢地小坤發現自己能夠堅持到完整的一節課了,雖然很多時候,老師講的他都聽不懂,他確實落下太多的功課了。
最先注意到小坤變化的是班主任張老師。快畢業了,對於這個帶了三年的班級,每一個孩子張老師都還是很瞭解的。
那一天,張老師在課堂上表揚了小坤,這個三年來最讓他頭痛的孩子。張老師才發現三年來,自己居然是第一次表揚小坤。
那一天快下課的時候,張老師對同學們說:“還有一學期就要畢業了,同學們都很努力的學習,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變化最大的是劉小坤同學。”
同學們都拿眼睛看小坤,這個平時的惹禍大王,正有些臉紅的低著頭。這個家夥,平時大家都躲著他,出去都不好意思說他是自己班上的。
“這段時間,劉小坤同學上課守紀律了,也能夠安心聽講了,這就是他最大的改變。雖然他平時有很多缺點,但是隻要願意去改正,只要願意去開始,任何時候都不算晚。一棵樹只要它願意向上生長,它就會長高,也許它長不成參天大樹,但是它總會比過去高出一截。所以,我們大家為劉小坤同學的進步鼓掌。”
張老師的話音一落,同學們的掌聲響雷一樣的響起來。就要畢業了,同學們的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快要分別的留戀和不捨。對於那些學習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摩擦也就更有了一些寬容和諒解,對於小坤的問題學生大家更多了一些包容。
“小坤,你真的想考高中?”課間休息的時候,小青找到了獨自一個人靠在教學樓走廊上的小坤。
“誰不想啊。可是想是一回事,能不能考上又是回事。這種事啊,對於我來說,也就是想想而已。”小坤晃了晃腦袋,又恢複到那種對什麼事都滿不在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