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還是在吵吵鬧鬧中繼續著。燕子心裡的憤懣一天天的堆積著,她實在是無法忍受莽奎這樣的迂腐和混賬,終於在一個夜裡離家出走了。
那時候,小坤才一歲多,剛剛會走路。
那一次燕子是鐵了心要離開這個家了,連孃家都沒有回。
沒了婆娘,又帶著一個一歲多的孩子,莽奎的日子也是沒法過了。
莽奎那種自殘自虐的心態又來了,這一次他要鬧出大動靜來了。
莽奎在一天夜裡,等村裡人都睡著了以後,點火把自己家的房子燒著了。
那時候,老房子裡好幾家都沒有修樓房,都是麥草頂泥巴牆的土坯房子。那一場火把挨著的幾家都燒著了。
莽奎把小坤扔到他外婆家的村口,一個人就走了。
可憐的小坤,在那樣的夜裡,一個人在村口哇哇的哭。
媽媽走了,混蛋的老子也不要他了。他在漆黑的夜裡,不知道往哪裡去,只能夠坐在路邊不住的哭。
天亮的時候,人們發現了在路邊哭累了睡著了的小坤。
外婆抱著小坤回了家。老人家只能夠一邊抹眼淚,一邊咒罵莽奎這個不負責任的碓窩棒腦殼。
大家都嫌棄小坤是個累贅,誰也不願意對他好。
外婆外公覺得小坤的老子混賬,弄得自己女兒也不知道去向,看見小坤就想起他那個混賬老子,自然是沒有好臉色給他。
舅舅舅媽更是嫌棄他,表弟表妹做錯了事都是推到他頭上。
每天裡,吃不飽,穿不好,捱打挨罵已經成了生活裡的常事。
小坤一開始還哭還鬧,他小小的心靈裡覺得一哭一鬧媽媽就會出現,就會把他抱在懷裡哄他逗他,親親熱熱的喊他乖兒子。
無數次之後,小坤知道就算他哭破了喉嚨媽媽也不會出現了。他就不哭了,捱打受罵也只是咬著牙忍著。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就算是草也會頑強的生長著。
小坤一天天的長大了,沒有得到過足夠的關愛,他的心裡長不出一片綠油油的芳草地,那裡只是生長仇恨和冷漠的毒草。
長大的小坤就滿嘴謊話,他知道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別人做的錯事也愛推到他頭上。在自己的要求無法滿足時,他就知道去偷去搶,去想盡一切辦法去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知道就算他做得再好也沒有人說他是個好孩子。
小坤像一隻流浪狗一樣,這家那家的流浪。那些親戚可憐他父母不在身邊收留他,可是他的頑劣又讓人無法忍受。每一家,小坤都很難呆上三天。
莽奎自己出去混了兩年也沒有混出什麼名堂,只好又去投奔了他老孃。
莽奎的老孃對這個獨子也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只能夠獨自流淚。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的孽,誰讓她小時候那樣的沒有原則的寵愛這個兒子,到老來自己還得收拾他的爛攤子。
莽奎的老孃在方家鎮給他租了一處房子,又給他買了一臺摩托車,讓他自己開出租摩托為生。又把孫子小坤接了回來在鎮上學。
小坤總算是有個家了。可是這個家又有什麼用呢,一樣的沒有溫暖。
小坤的混帳老子有了錢只顧自己的吃喝玩樂,根本就不管小坤的死活。每一年的學費都是奶奶寄給學校老師的。
小坤恨他的那個混賬老子,恨那些家庭幸福的同學。沒有人給過他善意,他心裡看不到陽光,他是一顆在黑暗裡生長的草。
也許是同齡的原因,也許是同樣的家庭破碎,小坤只有對小青好一些。學校裡,同班的同學,除了小青,誰都挨過小坤的拳頭。
小青也是唯一不討厭小坤的人。在學校裡,小青每一次都會多帶些午飯和菜,她總是會把自己的飯菜分一些給小坤。小青知道正在長身體的他們都需要營養,而作為男孩子的小坤飯量更加的大。
小坤在老房子的廢墟裡呆了很久。直到太陽下山,夜色籠罩了竹林。晚風吹著竹林發出沙沙的聲響,夜色中彌漫著一種陰森森的氣息。
小坤不害怕,他已經習慣黑暗了。黑夜更能夠讓他感覺到片刻的寧靜。
真的有些冷了,肚子也有些餓了,趙全已經開始在車車山頂唱歌了。小坤站起來往方家鎮走去。
小坤沒敢從王四姐家門前過,他真怕廖二哥會打斷他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