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橫此次公然做法,咒殺青鱗蟒蛇妖族,驚動了整個四方城。
之前他便以武力示人,率領民團兵士橫掃四方城,被人稱之為大蟲,橫行霸道,無法無天,見者無不避退。
他平日裡在街上行走,就沒有不怕的,又被稱為淨街虎,活大蟲,名聲極差。
百姓們人云亦云,對張橫的觀感也極差,都知道四方城張元伯心狠手辣,乃是絕世兇人。
不過最近幾年來,隨著張橫的勢力越來越大,手下兵士的實力越來越強,四方城各大家族都要仰仗其鼻息,便是一家之主見到張橫也得行禮,不敢有絲毫不敬,到了此時,再也沒人敢造謠生事,汙衊張橫。
又加上各地受災,流民四起,唯獨四方城不曾受災,反倒是比以往更加興盛,兩相對比之下,除了腦子不怎麼靈光的人外,但凡有點心眼的百姓,都知道四方城安定富裕,全賴大帥張元伯之功。
除非腦子進屎了,已經沒有幾個人敢對張橫說三道四,自找沒趣。
今日張橫做法,引發天象奇觀,滿城百姓又驚又喜:“我四方城有此武曲星君坐鎮,當能安枕入眠,不懼妖魔鬼怪!”
當下人人稱讚,個個歎服,又想到民團兵士騰雲駕霧的情形,對張橫更是欽佩無已:“張元伯能有如此手段,已然是半仙之體,日後見了他須得誠心跪拜!”
雖然張橫不喜歡叩拜之禮,但城內百姓早就習慣了行大禮的舉動,遇到激動的事情時,還是按照習慣來。
所謂禮多人不怪,我都給你磕頭了,你難道還要因為這個找我的不是?
張府。
此時張橫已然迴轉府內,新人知府前來拜訪,與張橫商議如何處理流民身死的事情。
這新人知府喚作季文谷,是在張橫外出斬殺殭屍之時,來四方城上任。
此人乃是曲典的同窗好友,昔日曾同在文新書院求學,相交莫逆。
大比年科考,曲典落榜不中,季文谷倒是高榜得中名列三甲,殿試得了個榜眼,進士及第,自此成為翰林編修,在京中候缺。
他與曲典關係極好,曲典落榜之後,雙方依舊書信來往,並不因地位懸殊而影響彼此交情。
後來曲典家中變故頻發,無心求學,為謀生計,成了張橫的幕僚,輔佐張橫打理地方,甘為驅使。
被季文谷知曉之後,大感痛心,想讓曲典進京,自己好為他謀求一官半職,至不濟也能當一個私塾先生,也好憋在地方,不得伸展軀體。
結果季文谷多次來信邀請,都被曲典拒絕,在給季文谷的信中寫道:“亂草蓬蒿,遮蓋無暇美玉,流沙滾滾,掩埋明珠黃金。藏龍落魄多年,滿腹才情,無人得識,今逢元伯,方遇明主。”
又道:“人窮志短,終日期期,只求一飽,今朝認主,衣食無憂,遂展丈夫之志。四方城張元伯,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志,君若有心,不妨速來。”
他在書信中,對張橫不吝溢美之詞,將張橫誇讚的地上有,天上無,似乎全世界就只有張橫這麼一個人才一般。
季文谷好奇心大作,一直想要見見這張橫到底是什麼人,到底有何本領,竟然讓曲藏龍都為之傾倒。
最近幾年屍潮生禍,大殷朝震盪不休,百姓流離失所,京官還好,地方官難有一夕安枕,深恐在睡夢中被叛軍摘了頭顱,或者被殭屍吞吃。
因此有不少地方官員為求自保,紛紛請辭,有關係的則調入京城任職,哪怕是品級下調,那也是好的。
如此一來,地方官人手便嚴重不足,大殷朝又不願失去對這些地方的掌控,就只能強迫那些沒人沒關係的官員前卻去地方任職。
只要這些地方上有官員存在,那麼朝廷對這些地方名譽上的掌控便存在,至於地方官的安危,那就只能聽天由命,或者看這些官員的本事了。
朝廷養著你時,你高官得坐駿馬得騎,如今有事情了,自然也沒有放你逃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