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她有這番反應,主要是看見尹克西之後她又想起了當初被金輪等人抓去的情形,當初的屈辱湧上心頭,她頓時便想著去一雪前仇。
“不用了,”沒想到郭靖卻是並沒有想要去追,而是抬頭看了看遠方的天際,“天色不早了,我們也該早些下山去,免得誤了投宿的時間。”
卻是他想到這華山乃是在蒙軍勢力範圍內,尹克西出現在這裡,說不定這附近還有其他的蒙古高手在,畢竟能有一個金輪法王便會有第二個,這天下的事誰能說得清呢。
再一個自己全家老小都在這,實在不適合莽撞行事。
“靖哥哥說得是,芙兒,尹克西的事咱們先不去管他,這等惡人自有其不得善終的一天。”黃蓉一想也對,於是對郭芙這般勸道。
郭芙沒法,只好放棄這個報仇雪恨的機會,與郭靖等人繼續往山下趕去。
可是眾人沒有走出多遠,前方卻又行來兩人。一人年級頗大,是個和尚,身著一襲灰色僧袍,面目慈祥,一看便知是一個得道的高僧。至於另一人,則是一個年約十二三的少年人,頭上留有三千煩惱絲。此少年額尖頸細,胸闊腿長,環眼大耳,年紀雖小,但是凝氣卓立,卻是甚有威嚴。
郭靖等人眼神看過去之時,只聽那年少的一人低聲對老和尚道,“師傅,前方有人,我們不如問問他們吧?”
“嗯,”老和尚聽了他這話,點了點頭,隨即走上前來,向郭靖等人單手結了一個手印,
“眾位施主請留步!”
郭靖等人忽然瞧見兩個陌生人迎來,原本不欲理會,只管下山而去。哪知這年老的和尚卻上前來相詢,於是只好再次停下腳步。
抱拳一禮道,“大師何事?”
“敢問施主,此前可曾見著一位波斯人士?”那和尚也不多述,直接便向郭靖道出了來意。
郭靖聽了這話,先是與黃蓉互看一眼,頓時明瞭這和尚恐便是尹克西口中提及的‘老禿驢’。二人遂又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一眼眼前的老僧,只見他天庭飽滿,滿面紅光,一點也不像那些油水不足的苦行僧。而且他人立在那裡,便像是一座大山一般,氣息之沉穩,絕對是一個內功修為深厚之人才能有的。
這倒也難怪此人能追著尹克西到處不要命的逃竄,只因其本身便是一個不世出的隱士高人。
“大師,在下剛剛確實見過一個波斯人,此人我也認識,乃是蒙古王帳之中的武士,喚作尹克西。但不知大師找此人有何事?”
郭靖瞧出此人是一個高人,當下不敢怠慢,將自己所見如實相告。
“唔,此人從我這裡借走經書,至今不願歸還,是以貧僧特地前來找他討要。”
“經書?”郭靖一臉迷惑,他不知這尹克西為何要借這和尚的經書,難道是武功秘籍?可是武功秘籍又有誰會轉借他人。可是除了武功秘籍,和尚的佛經那尹克西借去又有什麼用?搞不懂他便索性不管它了。他開口對老和尚說道,
“原來如此,大師,不滿您說,這尹克西曾經作惡多端,多次到我府上搗亂。他與那蒙古國師金輪法王在武林之中攪風攪雨,在下對此人亦是深惡痛絕。若然大師此番捉得此人,定然不可輕饒了他。”
“阿彌陀佛,施主,尹施主此前如何貧僧不知,但是他願來貧僧這裡借經書觀看,那麼他便是誠心向佛之人。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有心向佛,貧僧都會好好引導他的。”老和尚不悲不喜,一番話說得郭靖無言以對。
“大師慈悲!”最後郭靖說出這麼一句話來,便再不願多言。他給了黃蓉一個眼神,便要就此離去。
而老和尚也招呼著那個少年,準備繼續往山上追去。但是在雙方錯開幾步之遙時,郭襄卻轉頭好心對老和尚告知道,“誒,大師,你要找的人並沒有山上,他進了旁邊叢林之中呢。”
老和尚聽得此言腳步一頓,隨即帶著身邊的少年轉入叢林之中。離去之前,那個老和尚身邊的少年聽見郭襄清脆悅耳的聲音,不禁回頭多看了她一眼。
老僧二人走後,郭靖等人也再次向著山下走去。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