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芬呃了下,一想到那份完美的策劃書時反駁的話都嘴巴又沒能說出口,轉而說道:“或許吧。”
次日,一大早林炫跟林棟就趕到村委會的老雙層小樓。這是村裡的唯一的雙層小樓。
劉美芬也是雷厲風行的性子,見到兩人就直接去文員辦公室制定承包書。
就這時恰巧碰到了來辦公室報道的張立峰,瞭解到林炫是來拿承包書時當即就吼了起來,說啥也不同意。
他是徹底恨透了林炫,在一個半大的小子上連連吃虧,還差點跟王月梅鬧離婚,這樑子可深到了骨子裡。
有數的幾個幹部都被驚動了,可也沒人敢吱個聲,張立峰可不僅僅是個大隊長那麼簡單,更是鎮上的一個滾刀肉二流子的拜把子兄弟。
還好的是劉美芬拿著承包書趕來了,將張立峰給嚴厲批評了一頓,當然也象徵性的訓了一頓準備動手的林棟。
面對著村裡最大的官兒,張立峰也沒敢當眾駁了劉美芬的面子,哼哼唧唧滿不情願的出了村委。不過看他那樣,這次定是順帶著劉美芬也恨上了。
正式拿下承包權後,林炫不浪費丁點兒時間,當天就跟林棟將水塘稍加改進、消毒,請人在大水塘口子上搭了個涼棚做看守屋順便存放飼料。
這些林炫早就計劃好了,策劃書裡也詳細到了這一步。
看守屋搭起來的當天林炫就直奔省城。隔日清晨一輛車頂上綁著十幾袋飼料的水箱車從省城出發。
貨箱裡裝的是蟹苗,路上怕顛簸,回程就慢了些。
直到下午,貨車終於開進了杏花村的爛泥路,車子顛得厲害了,這條爛泥路也沒能修到大水塘,林炫只好讓水箱車停在了路稍好的一段。
剩下的路程就由他跟林炫用水桶挑著去。
有村民們見著兩人來來往往的忙活,知道林炫承包下水塘養蟹後就有人主動提出幫忙挑蟹苗。
農村人很淳樸,只要看著順眼的人,有啥事都肯搭把子力氣。林炫在騙子那挽救了不少人的損失,這點小忙大家幫得心甘情願。
二十幾擔水桶來回跑,要不了幾趟蟹苗和飼料就全挑到了水塘邊上。這就叫人多好辦事,光憑林炫兩人來挑,估計得累到大晚上才行。
放養蟹苗跟簡單,直接往水塘倒就行了。
忙活完林炫一一道過謝,並許諾等大閘蟹長成了每人送兩斤嘗嘗。村民們哈哈笑著說:那肯定要嘗嘗。
農村有個習俗,誰家養魚喂雞,等長成那天交好的人家都一起去做做,聚滿了人充充場面,圖個喜慶。
看著一群人在水塘邊上有說有笑的一幕,張立峰在遠處臉色陰沉得很,他不懂為什麼林炫這剛成年的小子在村裡的人緣比他這個大隊長都好。
羨慕嫉妒再加上新仇舊恨,張立峰臉色越來越陰狠,到晚飯點了他沒有回家,而是向著鎮上趕去。
也有人不看好林炫,說:那什麼大閘蟹聽都沒聽過,咋養?賣誰去?到底是小孩子就知道抓蟹捕蛙。
也有人豎大拇指,你不會養林炫會養,你沒地兒賣林炫不一定沒有啊!再說了,單憑花一萬塊引進蟹苗的這份魄力就不是常人能有的。
這批蟹苗達兩萬餘尾,都是指甲蓋大小的半成蟹,林炫壓了幾次價才用了一萬塊買下來。這還是養殖業不發達蟹苗不走俏的原因。
立馬就有人質疑了,老林家哪來那麼多錢呢?早陣子不還說林國強為了給林炫籌學費要將房子和地給抵押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