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而面向彼得:“kid,假如你在外出偵查時,發現嫌疑人的窩藏點就在某棟小樓裡,接下來你會怎麼做?”
我知道我知道!
彼得興高采烈地舉手:“想辦法潛進去,綁住他,再丟去警察局!”
隊長繼續給他做情景假設:“這個時候罪犯發現了你,並從受驚的人群中劫持了一個人質,要怎麼處理?”
彼得頭暈目眩。
可、可是他以前都是這麼處理的呀,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複雜問題。
看著下面就坐的蜘蛛俠一臉糾結和茫然,隊長嘆氣:“以前沒有遇到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作為超級英雄,你要始終記住,守護和拯救才是第一位的。在預計到與敵人發生沖突之前,首先要想辦法疏散周圍民眾;在追捕罪犯和保護人質之間,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年輕的英雄們若有所思。
“雖然隊長被凍得太久腦子都被凍迂腐了,但他說的沒錯,”託尼也站起來,緩緩開口:“無論你們在戰鬥中造成了什麼損失,事後都能想辦法去補救。只有人死不能複生——無論是你們要保護的人,還是你們自己。”
旺達想起從前她在戰鬥中由於疏忽而造成的平民傷亡,難過地低下頭。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隊長走下講臺,溫柔地拍拍紅女巫的肩膀:“即使作為超級英雄,能力也是有限的,你不能拯救所有人。”
如果這些孩子再長大一些,再多經歷一些,就能明白,在很多時候,面臨的往往不是單純打倒敵人救出人質的問題——
火災中,你是先救左邊的人,還是右邊?
戰場上,你選擇去追擊敵人,阻止他殺害更多人,還是先將身邊的人送到安全的地方?
如果犧牲一個無辜的生命能拯救無數人,你會選擇無數人,還是選擇那一個人?
總是有無數個選擇需要你去做,好像哪個答案都是正確的,又好像哪個答案都是錯誤的。
如果糾結在這些問題裡,只會越陷越深,最終迷失在自我譴責和悔恨裡。
一切都是盡力而為,唯心而已——
我莊嚴宣誓,自加入正義陣營起,以我的能力和尊嚴保護人民,揚善懲惡;
我將超越性別、種族、宗教、國籍以及其他種種區分,對於所有生命平等履行我的義務;
在任何情況下,絕不做違背道德的事;在任何困難面前,絕不輕易退縮;在任何敵人面前,保護身後這片土地和生靈的生命安全。
以我複仇者之名。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生命的討論總是很多個答案,滅霸就是由於對於犧牲隨機一半生命拯救另外一半生命的使命感,被稱為整個複聯3裡面形象最立體最深刻的存在。
但是我還是無法接受。
借用一下我當時在微博上看到的解釋,具體作者是誰不記得了——
洛基從哥哥和空間寶石中二選一;
卡魔拉從靈魂寶石和妹妹之間二選一;
奇奇法師從託尼和時間寶石中二選一;
旺達要從毀掉心靈寶石連帶幻視)和不這樣做中二選一;隊長等也要間接面對這個問題。
滅霸自己也要在寶石和女兒中二選一。
但是除了滅霸,所有人都在這道選擇題上放棄了原石,而選擇了“一個人”。
原石關乎半個宇宙,而一個人呢,為什麼所有或理智或沖動的超英們,甚至一個詭詐的前反派都不約而同將“一個人”的價值放大到這個程度?
這就是滅霸這道題的答案——
你毀滅的不是什麼一半,你毀滅掉的是無數人眼裡比半個宇宙都更重要的那一個。
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後的隨機化灰採取了這種一對一的形式,如巴基之於隊長,如小樹之於浣熊,如黑豹之於奧克耶,如小蜘蛛之於託尼。
機率上是隨機的,這個形式卻是有意義的,它殘忍的指摘著滅霸這種理念最殘酷的地方——你會把這樣的活下來叫做“倖存”嗎?
而最終滅霸自己也不得不回答了那一句,你成功了,是的,代價是什麼——everything。
everything,是個不可數名詞。
不是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