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統帥大軍北上,勢如破竹,一舉攻陷了濟城和周邊三四個城池,這個功勳足夠耀眼了。可是一轉眼,就傳來的方源率領大軍,攻破南瀾城的訊息。
那可是南瀾城啊!堂堂北朔南部最大的城池,突畢族的首府。哪怕之前北疆兵馬鏖戰年餘,攻陷城池無數,也不及這個功勞來得搶眼。就好像神策營、神兵營在南方打了幾十場仗,殺敵無數,也不及闢東營一舉攻陷建鄴來得光彩。
突畢族的主力明明是他們剿滅的好不好。曹琦感覺一陣委屈。
裴翎倒是平淡,笑道:“若按照你這般心態,該委屈的是皇帝陛下好吧。”
曹琦想了想,確實如此,這一戰功勞最大的,確實是年輕的皇帝。整個佈局縱橫捭闔,皆是出自那人的手筆。偏偏卻礙於身份,不能公開。
這麼一想,也沒有什麼好委屈的了。
數日之後,戊北將軍季浩統帥北路先鋒八萬,抵達了南瀾城下。
北疆精銳大軍入城,讓原本還抱著一絲僥幸的部族立時認清了現實。
雪烈族作為依然滯留南瀾城周邊的部族,立刻“見風使舵”地向著新來的強大勢力卑躬屈膝了,甚至提出了雙方聯姻的請求。
周邊其他部族立時醒悟過來,有了這個標杆,紛紛聞風而動,派出使節向這個強盛的朝廷示好。
南瀾城內的百姓能逃過之前的屠殺和搶掠,已經惶恐不可終日,如今終於能夠恢複安穩的生活,哪裡還顧得上頭上的統治者是誰。
南瀾城和濟城相繼陷落,北疆兵馬水陸並進,不過月餘,就將濟城與南瀾城附近的大片疆域攻陷。而南瀾城西側的土地,則變成各部族爭奪的焦點。
短短時光,曾經五大部族中最富裕的突畢族就分崩離析。比起當初雪烈族因為天災而急劇崩潰的速度也不遑多讓了。
史書記載。
大周天佑二年秋末,北朔境內南瀾城會盟風雲突變。
突畢族野心勃勃,不服王庭調解,勾結南陳殘黨,妄圖將敵對的雪烈族等諸多部族趕盡殺絕,其陰謀被雪烈族窺破,挾持南陳殘黨返回陸地,並將此密謀訴至禦前。
皇帝大怒,前往訓斥突畢族族長顏博,兩相沖突,言辭激烈,竟然被其憤怒之下拔刀殘殺。突畢族更想將會盟諸部族一網打盡,開拓新朝。
會盟諸部不服,打出勤王保駕的旗號,南瀾城由此大亂。
南部大周兵馬趁勢而起,水陸並進,一舉攻陷了南瀾城以及南部大片疆域。
而南陳殘黨見勢不妙,也歸降了大周。
從此原本強盛無比的五大部族之一分崩離析,族長顏博在後續的追擊中兵敗身亡,其殘黨護著顏氏族人退到北方的時城,不久徹底覆滅。
西北部的土地被無數中小部族瓜分,而東南部的富饒土地則變成了大周的領土。
一場內亂,風雲突變。
後世人說起這一段歷史,不免慨嘆,果然是天佑大周,先是函谷關一場大勝,緊接著這突畢族又自己亂了起來,讓大周的兵鋒幸運到了極點。
也有人搖頭晃腦,這北部的草原部族,就是野蠻霸道。一時激憤,弒君犯上的事兒也說幹就幹。北朔新君死得冤啊!由此可見君子不立危牆,白龍魚服,為帝王大忌……
這一段歷史,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有之後南部諸族眼見大勢所趨,紛紛向大周朝廷歸附示好。
尤其雪烈族赤誠無比,竟然願意獻出靈女與大周聯姻。
而朝廷對這些歸順的部族也格外優容,訊息傳到京城,立刻派出禮官隊伍,帶著將雪烈族靈女冊封為貴妃的旨意北上了。
將南瀾城周邊掃蕩幹淨,秋末的日子,裴翎帶著北疆的後援兵馬北上,抵達了南瀾城外。
經過這段日子的休整,南瀾城內已經恢複了潔淨和秩序,只是曾經的繁華熱鬧再也看不見了。
“城內的商鋪和宅邸都被劫掠了好幾遍,過篩子一樣,尤其富裕人家聚居的北城區差不多變成一片焦土,卑職帶著兵馬一進去,滿目斷壁殘垣,那些原本的住戶不是死在兵亂中,就是被那些蠻橫的部族擄掠為奴隸。甚至一些豪華的大門上裝飾的鍍金紋飾都被撬了下來,這幫草原的小部落簡直跟蝗蟲過境似得……”
裴翎策馬走在路上,一邊聽著出城接應的副將宋興修關於城內現狀的稟報。他們入城已經月餘,與羅信的兵馬彙合,整頓城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