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修理嗎?”秦諾問道。
東泊提醒道:“皇上,寢陵修複,容易。人心修複,難矣。”
是的,無論景耀帝的寢陵損害多大,只要投錢投人投時間,遲早能修複好,甚至可以建的比以前更華美奢侈。但是京城原本就人心動亂,再加上這樣重重的一擊。
這個時代的人都極為重視祖宗祭祀和身後哀榮。祖墳的變動,往往預兆著子孫後代的前途命運。
民間經常有因為無意中毀壞別人祖先墓葬,而被受害者家族打死的事情,甚至還有為了祖墳的位置導致家族鬥毆,損傷人命無數的。
哪怕到了現代社會,都有很多人相信,祖先墳墓的風水如何,能庇佑後代的命數。同樣祖先墳墓受損,必然給後人帶來厄運。
普通百姓的祖墳風水關系一族的興衰,那麼皇帝的墓葬安寧與否,影響的當然就是一整個國家了。
寢陵修理容易,難以修複的,是京城的人心。
景耀帝寢陵崩塌的訊息傳來,整個京城迅速轟動了。
所有的話題幾乎都圍繞著這個焦點。
“景耀帝本人英靈不散,氣憤子孫後輩的無能。”
“秦氏皇族氣數已絕,之前逆王作亂,就將皇脈殺戮殆盡,如今只得一個平庸庶脈上位……”
“烏理國請出魔道妖人做法,招來九天神雷,降臨世間,企圖斷絕如今大周秦氏皇族的龍氣!”
一切亂七八糟的謠言,最終只能總結為一句話。
這天,要變了!
在這種來勢洶洶的民心言論之前,秦諾放再多的輿論也無用,
朝政也受到極大的影響,幾乎每一個禦史都上表彈劾燕王秦澤。
以秦諾而論,秦澤真是倒黴透頂,他難道還能預見山脈變動不成?但這個變故太巨大,必需有個人出來背負責任!除非秦諾原意自己背鍋,否則秦澤就是最現成的負責人,誰讓他肩負著看守皇陵的責任呢?
秦諾下了旨意斥責燕王,將其封號降為郡王。責令其立刻組織人手,搶救修複皇陵。
慈寧宮的大殿裡。霍太後表情冷淡疏離:“皇上也該仔細些,先帝的寢陵竟然發生這種事情,讓朝廷和內宮怎麼能安心?只怕百姓都要恐慌不止了。”
“兒臣受教了。已經安排人手前去處理。”秦諾恭敬地回道。
“皇上畢竟還年輕,此事可不能等閑視之,前朝大魏當年為什麼亡了國,不就是因為被那王氏軍閥偷盜了皇陵,掘出龍骨。”
霍太後說的是數百年前的前朝往事,原本大魏一統天下,後來朝政敗壞,地方軍閥混戰,中央朝廷淪落為傀儡,茍延殘喘。
有驕橫的地方軍閥,為了籌措軍資,竟然暗中派人盜取皇陵,挖掘陪葬的金珠細軟。
事發之後,為了掩蓋痕跡,更是一把火將皇陵燒了個幹淨。
之後沒兩年,大魏就被另一個軍閥篡位亡國了。
民間少不得將兩件事情聯合起來,認為正是祖宗氣運斷絕,才讓大魏這麼快亡國的。
對這種觀念,秦諾並不會出言反駁,他已經習慣了在這個時代對某些落後的觀點保持妥協了。
“兒臣明白,謝母後教導。”
霍太後嘴角泛起一個笑容:“哀家還能教導你幾日?不過也就是出了大事,來嘮叨兩句罷了。”
以你的本心,自然是想要長長久久教導我的。這句話秦諾並沒有直說。朝野上下,在譴責秦澤的同時,也有另一個論調開始冒頭,請太後臨朝執政。
皇帝衰弱或者年幼的時候,大周是有太後代為理政的風氣的。
之前秦聰身體病弱,就是霍太後主持朝政,甚至秦聰之前身體完好的半年,霍太後在朝中也有不小的話語權。
真正讓她從朝野退下來,是秦諾登基之後,而她又與霍家鬧翻,受制於霍家。
如今鉗制的條件消失,終於按耐不住了嗎?
因為之前巧合得到的線索,秦諾已經明白,皇陵的坍塌,絕對不是意外,而是實打實的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