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景耀帝在位二十多年,來這裡的次數屈指可數,秦聰在位的期間更是一次都沒有來過。
以至於秦諾進門的時候,滿地人亂竄,都不知道在哪裡跪。
李丸鄙視地掃了一眼,這成什麼體統啊?
終於眾人冷靜下來。聽著參差不齊的叩見聲,秦諾也不生氣,直接大刀金馬地在主位上坐下。
“剛才在討論什麼話題嗎?朕看你們一個個爭執地面紅耳赤。”秦諾還沒進來的時候,就聽見殿內有十幾個書生,似乎正在爭論什麼。
其中一個大膽的高個子書生回道:“啟稟皇上,臣等正在議論大而化之謂聖一句的真意。”
“大而化之謂聖?”秦諾笑了笑。看著跪了滿殿的人,也不叫他們起身。徑直說道:“朕今日路過花園,偶爾興起一個念頭,正苦於沒有人可以解說,所以幹脆過來翰林院,當做試題考一考諸位。這個題目,與這句話倒也有些幹系。”
滿殿士子頓時提起了精神,側耳聆聽。
“前朝時候,皇子宗室經常分封各地,而本朝則是宗室並不外封,除少數之外,都居住京城,這兩者孰優孰劣,就以此為題目,寫一篇策論。”秦諾言簡意賅地出了題目。
然後令眾人起身,去偏殿開寫。
其中幾個才思敏捷的,已經開始迅速揣摩上意,準備腹稿了。
翰林院的偏殿裡,桌椅書案最是不缺的,小太監早已準備好筆墨紙硯,李丸親自帶著兩個人,搬來了一個香爐,上面插著一炷香。
“就以一炷香的時間為限,此篇策論,重在言簡意賅,直抒胸臆,不可繁文贅言。”秦諾專門提醒道。
竟然只有一炷香的時間!眾人大為著急。
李丸點燃了香,立刻有不少人開始筆走龍蛇。少數幾個人,還在沉吟思考,力求寫得更加精準。
每個人都極為重視這次的考試,雖然不明白年輕的皇帝為什麼突然駕臨翰林院,還要出題考驗大家,但無疑這是一個在皇帝面前露臉的好機會,說不定就能改變一生的命運。
秦諾離開了偏殿,他不想給眾人太多的心理壓力。
在外面花園逛了一圈,一炷香的時間很快就到了,李丸帶著十幾個小太監將眾人的試卷收攏好,
回到殿內,秦諾勉勵了幾句話,然後帶著人離開了翰林院。
皇帝一走,整個翰林院就炸開了鍋。
“皇上為何突然想起這個題目?”
“比起前朝將宗室外放,坐擁重兵,覬覦皇位這種事情,當然是本朝的制度最合理。”
“要是本朝的制度如此合理,皇上為何要出這個題目?而且坐擁重兵,覬覦大位這種事兒,前一陣子逆王不才剛剛弄過一次嗎?”
“靈臺兄說的對,我也感覺,皇上也許是覺得宗室都聚集京城,一旦遇到叛亂等兵燹之災,會導致血脈斷絕,便如眼前,先帝十數名皇子,如今存世者不過三位。”
“啊,糟糕,我豈不是弄錯了立場。”
“唉,可惜時間太短,不然我還能寫得更深入一些。”
一時間,翰林院裡熱切討論著這個問題,幾家歡樂幾家愁。
將試卷統統抱回了乾元殿,秦諾吩咐李丸,將試卷分類,超過三頁紙的,直接扔掉。
李丸傻了眼,這裡面的試卷,大半洋洋灑灑,都在五六頁上啊,甚至有手速快的能人,一口氣寫了十幾頁的。
秦諾冷哼了一聲,就是因為這些喜歡賣弄文筆的家夥太多了,奏摺也一封比一封長。他連內閣重臣的奏摺都沒看完呢,哪裡有空去看這些人的廢話!而且之前自己專門提醒了要言簡意賅,還一個個不知死活,這種榆木腦袋,要來何用?
李丸乖乖照做,第一輪經過淘汰選出來的只剩下十幾份。
秦諾逐一拿過,仔細翻看。還真有兩分比較合心意的。
皇子分封這兩種形式,歷史上早已經出現過多次,各有利弊,根本難以分辨。所以他重點看的,不是文章中的觀點,而是闡述觀點的方式。
是否簡單明瞭,文辭精準,一語中的。
不多時,他選擇了其中的五份出來,在其中又比較了一番,最終定下了三份。
看了看名字,分別是高良才、史永昌和廖愈。
秦諾在三人名字上畫了個圈,吩咐道:“將這三人傳過來。”
李丸立刻前去傳旨,不多時,三個就到了。
立在廊下,三人都極為緊張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