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又對武王道:“父皇,趁著九邊大軍還未徹底墮落,還有挽救的餘地,兒臣才作此安排。這十數年,曾經天下無敵的邊關大軍,幾乎被養廢了。若是將這幾千萬兩銀子的餉銀真的一下發下去,那連最後挽救的餘地都沒了。
如今咱們有銀子,各府夏糧已收,也有糧草,萬事齊備,如何行不得?
至於大軍行動所需要的民夫,可從齊魯之地招募,不是服役,而是以工代賑,發銀米,極大的分流災民。
將這一條大道趟熟了,往後也利處多多!”
武王被說服了,點點頭道:“你心裡有數,那就多半無事。只是千里奔波,會不會太艱難了些……”
賈琮用錦帕擦拭了下嘴角,又淨了淨手,道:“父皇,大乾的百姓,自古以來,都是最善良最淳樸的百姓。他們其實並不怕苦,也不怕艱難,只要有活下去的希望,他們甘願吃苦受累。他們怕的是,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這樣大的動作,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許還會出現大問題。
但只要總的方向不出錯,只要朝廷上下一心,結局必然是好的。
兒臣也想借著這個機會,疏理一遍朝綱。
能者上,庸者下。
敢亂伸手的,正好抄了,貢獻軍資!
還當南六省的錦衣衙門是擺設不成……”
“咳咳咳……”
武王前面聽著還極滿意,可聽到最後,就哭笑不得起來。
他這個皇兒什麼都好,就是……太愛抄家斂財了。
今日還同諸將說什麼內庫存銀是天家數代節儉積攢下的,為了收復故土……
也難怪葉清百般嘲諷,這話武王都不知道賈琮怎麼面不改色說出去的。
當初為了打最後一戰,太上皇已經是不要臉,要去刮地三尺了,內庫裡乾淨的連耗子都不願待。
這幾千萬兩銀子,都是崇康帝和賈琮這一對君臣,在區區二三年裡,從都中抄到江南,再從江南抄回都中……
生生抄出來這麼大一筆銀子。
古往今來,聞所未聞。
沒想到賈琮還不死心……
武王忽然想起崇康帝大行那夜,頗為自得的同他說的那言:“你比朕強,生了個好兒子,他極像朕,從骨子裡像。”
看來,還真沒說錯……
不過,武王覺得就算他勸說,效果估計也不會太大。
他又捨不得拉下臉來訓斥……
罷了,左右他的太子又不是為了奢靡享福才搜刮銀子,隨他去罷。
因國喪期間,不飲酒宴,但武王心情大好之下,還是以湯代酒,與賈琮碰了碰,父子同飲一杯。
……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