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點點頭,自通道:“萬無一失!”
武王微笑道:“好,那太子先去處置政事,朕也回去歇息稍許,再由太子診治。”
賈琮躬身應道:“是。”
……
養心殿,西暖閣。
賈琮目光清冷的看著林清河、吳琦川等人,道:“國朝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需要一次調動數十名五品以上官員的職位?”
今日他初來聽政,聽到的竟是大規模的官員調動。
縱然他是個官場菜鳥,也知道在新相上任前,如此大規模的人事調動,是有問題的。
你們把位置都安排完了,新官上任拿什麼立威,又拿什麼安撫收攬人心?
若再發生變動,反倒顯得新官吃相難看。
賈琮素知趙青山行事手段剛烈,和林清河、吳琦川等人雖為同黨,彼此間也多有矛盾,往日裡全靠寧則臣維持平衡。
但上次他親自去拿趙青山時,林清河和吳琦川等人還頗為維護。
賈琮還以為他們感情不錯……
現在看來,再不錯的感情,一涉及權力之爭,也全完蛋。
這幾位竟是想架空趙青山?
林清河看起來並不意外賈琮發問,躬身答:“殿下,這些官員多是吏部考功中下,乃至下下的庸碌官員。許多是宋廣先、婁成文為了站穩腳跟,大肆提拔起的投靠他們的投機之輩。先帝為了平衡朝局,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如今殿下監國,永珍更新。臣斗膽以為,此等才不配位的庸碌浮員,每多一日在位,則對大乾江山多一分損害。”
賈琮聞言,差點生生氣笑出來。
不過論耍嘴皮子,他倒也不認輸,因而淡淡道:“父死三年,子不改其政,此為孝也。先帝尚未大殯,孤焉能更改先帝舊人?不過既然先帝既然留有遺旨,二十七日釋服,那一切都等二十七日後再說。
如今朝廷頭等大事,便是先帝喪事,餘者一概處後。”
林清河等人聞言,雖紛紛面露苦澀之色,卻也只能躬身應道:“遵旨。”
孝道大於天,他們敢多說一個“不”字,就是入罪的禍根。
可真要等二十七日後,趙青山歸京,那豈還有他們立足之地?
且趙青山之後,還有一個柴梁。
柴梁自地方府縣出仕,因政績卓著升任兩省巡撫,後又擔任了七八年的河道總督,治理的黃河水清。
其性格之強硬,手段之老辣,自不必多提。
原本,柴梁便是寧則臣極看好的新黨接班之人。
若非如此,當初寧則臣也不會因趙青山、柴梁二人,同崇康帝險些翻臉……
這兩人一回來……
林清河等性格手段都溫和些的官員,一個個只覺得嘴裡發苦。
……
“太子回來了……”
賈琮自前朝回至後宮,便來到了慈寧宮。
武王正與太后說話,見賈琮進來,微笑招呼。
這般慈父模樣,倒讓葉清吃味不已。
賈琮與太后、武王見禮罷,卻先看向殿內站著的半屋子面色激動的舊人們,面上笑容竟比先前兩天燦爛些……
武王見之啞然失笑道:“太后先前還提點朕,說如今天家血脈單薄,非社稷之福。待先帝國喪之後,要著緊為太子選秀儲妃了,不是頑笑的。還提點朕,斷不能讓太子隨朕的性子,天家子孫,廣蓄嬪妃,繁衍血脈才是正經,朕成了反面。如今看來,太后倒是白擔心了。”
太后、葉清並幾個太上皇老太妃,此刻紛紛笑出聲來。
黛玉、平兒等人卻都紅了臉……
平兒等人也是剛剛進宮,太子房裡人進宮,一次還是這麼多人,太后、武王得知訊息後,就傳了來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