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崇康帝不耐煩的低聲一喝。
他如今,果真是把賈琮看成了可信之臣。
賈琮躬身領旨後,頓了頓,緩緩道:“臣以為,此一時彼一時,漢唐時邊境皆有戰事,有強敵環繞,唐朝更是重用異族,埋下禍根。我大乾的情況,好似並不相同。九邊雖有百萬強軍,但皆為我漢臣……”
崇康帝聞言,冷笑一聲道:“糊塗!你以為漢臣就皆可信麼?若皆可信,蔡勇為何拼死也想要跑去宣府?賈琮,記住,這是一個大隱患!”
言至此,崇康帝面上說不出的冷峻,還隱隱有一些焦躁。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賈琮聞言看起來頗為作難,他實在想不出這個難關的解決之法,想了片刻緩緩問道:“陛下,不知元輔大人,可曾給出瞭解決之法?”
崇康帝眯起眼睛,淡淡道:“元輔以為,可從九邊各調一營兵馬回來,充實京營。”
賈琮聞言皺了皺眉頭,道:“據臣所知,雖然這些年軍機閣和邊軍關係日漸不睦,可開國公、宣國公等人依舊對邊軍有不弱的影響力。若調邊軍入京,那……王子騰、牛繼宗等人,肯定無法抵抗。”
崇康帝想了想,搖了搖頭道:“李道林對邊軍的影響,遠在趙崇之上。但是經過這些事,貞元勳臣對他的看法,已經變得惡劣起來,對上趙崇,反而落在了下風。另外,賈琮,不能因為王子騰、牛繼宗、史鼎他們現在弱,就讓他們保持現狀,要給他們壓力,讓他們變強。想要強軍,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們尋找對手。不然強枝弱幹,遲早要出大事……”
這番話與其是崇康帝說給賈琮聽,不如說是在給他自己聽。
說了一半,他又陷入沉思中。
可以看出,雖然崇康帝不希望寧則臣繼續長存於世,但對他的忠誠,對他的諫言,崇康帝依舊深信不已,遠不是賈琮隨便說兩句就能影響到的。
而且顯然,崇康帝已經動了調一部邊軍入京,充實壯大京營的想法。
另外,很明顯,崇康帝心裡還是盤算著軍中以李道林和趙崇相互抗衡為主。
王子騰、牛繼宗、史鼎等人為輔。
三方掣肘。
最後,如此一來,日後還不必擔心賈琮的錦衣衛坐大,他也不可能依靠開國功臣一脈,就能一手遮天……
因為能夠抗衡他的人,大有人在。
帝心如此,深不可測。
過了好一陣後,崇康帝才回過神,看了眼眼觀鼻鼻觀口的賈琮,又道:“元輔還建議,讓邊軍參將以上的將帥輪調,以免將邊軍養成了各傢俬軍,尾大不掉。你以為如何?”
賈琮隱隱看出來,崇康帝似有教導他之意,雖摸不清為何如此,但還是仔細想了想,道:“應該可以。如今乃太平盛世,沒有人敢違抗中樞旨意和調令,若能以此形成規制,臣以為極好。”頓了頓又道:“元輔大才。”
崇康帝哼了聲,面色上多了絲悲意,但也不過轉瞬即逝,淡淡道:“元輔對你也很看好,以為日後你定能平衡各方勢力,讓朝局安穩。”
賈琮躬身道:“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崇康帝眯起眼看了他一眼,道:“到新皇親政時即可,到那時,自會還你大自在。”
……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