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張毅離開後,眾人只心中嘆息一聲後,又開始高談闊論起來。
離開那片廝殺搏命生死與共的沙場太久了,如今的勳貴,考慮最多的先是利益得失,而不是對錯。
且他們都明白,張家不是賈家,沒有那麼深的餘蔭,基本上不可能東山再起了。
偶爾照應一下可以,想下大氣力扶持東川候府再起,那是不可能的。
當年東川候如此豪富時,也不見接濟同僚不是?
所以……
曾經風光無限的東川候府,在這個圈子裡,沒有位置了。
又熱鬧了會兒,宋國公劉志忽然對趙崇道:“趙公,到了這個份上,恰好為止了。再鬧下去,貞元勳臣的大勢就真要去了。”
趙崇緩緩點點頭,卻沒多言什麼。
劉志見此,心中微微一嘆。
成國公蔡勇奇怪的看了劉志一眼,誰都知道再內耗下去於貞元勳臣大勢不美。
可他們退讓了,日後開國公李家那邊若再得勢,會不會選擇退讓呢?
誰敢保證?
所以,這場鬥爭只會繼續下去,除非宮裡那位突下狠手,想要一舉剷除貞元勳臣。
但看他今日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趙崇的舉薦……
可見他並無此心。
只是……
“趙公,為何舉薦那三人?”
蔡勇問出了許多人想問的話。
趙崇這邊,卻也是有不少人沒個實缺兒呢。
趙崇聞言,淡淡道:“武定侯吳誥等人雖不親近吾等,但也和那邊保持著距離,所以他們正合適。我若舉薦你們,陛下不會同意的,開國公也不會同意。我若不舉薦,陛下多半會選開國功臣一脈,與我等不利。”
眾人聞言恍然,蔡勇嘖嘖道:“道理是這個道理,可還是覺得有些可惜。不過……”他話音一轉,道:“老劉說的倒也在理,如今宮裡已經掌著五營了。咱們是不好再隨意鬧下去了,不然……”
其他勳貴也紛紛附和道:“此為老成之言。”
趙崇再次緩緩點頭,至於心意到底如何,卻無人得知。
正這時,忽見宣國公世子趙昊面色凝重的匆匆進來,大聲道:“老爺,剛外面傳來信兒,河套之地發生春汛,冰凌堵塞河道,浮冰撞毀河堤,黃河水一潰千里,百姓死傷無數,房屋倒塌千里。天子震怒,下旨命賈琮鎖拿分掌河工的軍機大臣趙青山和負責河道的工部左侍郎林廣寧,又派錦衣衛去鎖拿河道總督回京問罪。”
“嘶!”
眾人聞言大驚,趙青山,那是寧則臣的左膀右臂啊!!河道總督柴梁,亦是寧則臣極器重的門生,新黨中堅。
這是要……對新黨動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