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總不能做絕了。
就算崇康帝,本意也不是將這些地方豪族斬盡殺絕,那不可能。
宋巖聞言後微微頷首,沉聲道:“自舊黨於中樞內閣全面潰敗以來,實際上大勢就已經定了。叔和能有此想,算是遠見。”
方哲聞言,苦笑著連連搖頭。
論本性修養,他本大儒,焉會願意墜入名利財勢的算計中以自汙?
只是……
若沒有方家那萬頃良田,成敗上千的僕婢,他也不可能取得今日的讀書成就。
真當諸葛孔明躬耕南陽,他就是在種地?
不出茅廬而知天下大勢,與天下名士書信往來,那都是要花費巨量銀財的。
不然就是想讀書都沒有書讀,在古代,書本是奢侈品。
財侶法地,財居首位。
可見其重要性。
所以,為了方家百年世家的傳承,方哲不得不放下清高,四處奔波尋計。
宋巖見方哲如此,便問賈琮,道:“琮兒,果真沒有什麼後路麼?”
賈琮沉吟了稍許,道:“先生垂詢,弟子不敢隱瞞。在金陵處理賈家內務時,賈家亦有人詢問出路。弟子言之,可以江南之地,換取黑遼之地。黑遼雖然苦寒,但土地肥沃異常。國朝鼎力之時所冊封的八大國公,皆在黑遼有田莊,收穫不淺。當然,論收成遠不如江南,但總是一條出路。不過,此議被賈族眾人毫不猶豫的否決了。除此之外,弟子別無旁策。”
黑遼三省在這個時代,連三成土地都未開發出來,還是名副其實的北大荒。
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平原,東北黑土區的潛力無窮。
後世,僅黑遼三省產出的糧食,就足夠養活幾億人口,而大乾總共也不過一億人口出頭。
當然,以現階段的生產力和生活工具,遠不能和後世相比。
但無論如何,黑遼之地若是開發出來,都能極大的緩解大乾內陸日益激烈的土地兼併問題。
可是,賈琮知道那是一塊寶地,然而對當下世人而言,黑遼之地是真正的苦寒蠻荒之地。
對其印象,唯有茹毛飲血的蠻族人,和佔據一年半數時間的冰天雪地。
他們又怎會甘心去那裡?
縱然以方叔和的智慧和心性,聽聞此謀,都緊緊皺起眉頭,眼中忍不住的抗拒。
宋巖與賈琮師徒二人對視一眼後,無奈一嘆。
事不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