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歸山,果然後患無窮!
只一夜,曾經揚州府權勢最炙的白世傑,彷彿老了十歲二十歲。
連腰背都有些佝僂了……
他現在不盼其他,只希望曾經施下的恩惠,潑出的金山銀海,送出的絕世美人,能助他白家度過這一劫。
他已不指望其他七大鹽商伸援手,從趙家那條老狗站出來的那一刻,白世傑就知道,其他七家指望不上了……
白世傑雖然年輕,但不幼稚。
好在,他的希望並沒完全落空……
辰時剛過,死寂的鈺琅街終於出現了波瀾。
五六十名戴璞巾著青衿的生員出現了,別看這些瘦弱的儒生們只這點人數,但對上千餘彪悍緹騎,竟毫不落下風。
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錦衣衛落魄了十多年,十多年前這些士子多是稚童,哪裡知道錦衣之威?
再加上讀書人的超然地位,生員見官不拜,舉人與縣官以朋友相稱。
這些讀書種子們聚在一起,連督撫衙門都敢進,更何況一群突然出現的丘八?
這太平盛世,輪不到武夫逞威!
“白家乃忠義之家,鋪橋修路,賑濟災民,活人無數,緣何受此之辱?”
“縣學府學,常年受白家資助,得以讓我等有讀書之所,有米糧果腹,此為大乾養才也,爾等怎敢放肆?”
“問你們白家何罪,爾等竟說不出來,簡直豈有此理!!”
隨著一群生員舉人們的討伐,而錦衣緹騎們答不上來,氣勢似衰落下去,原本遠遠圍觀的百姓們也都擁了過來,紛紛替白家說好話……
在這個極注重鄉黨的年代,魚肉鄉民唯有痴蠢之極的蠢貨才會為之。
像白家這樣的百年豪族,最重造福鄉杍。
不提揚州府受過白家恩惠的有多少,單說靠白家吃飯的人家,都成千上萬!
之前沒人起頭,所以沒人敢上前對官軍如何。
如今有那麼多讀書種子起頭,這些百姓們頓時被帶動起來,呼啦啦的圍過來。
左一個道白家仁慈,右一個說白家恩義。
七嘴八舌的,都說白家千好萬好,漸成洶湧之勢……
眼見無數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在數十儒生的帶領下,越發往裡逼近,駐守鈺琅街的六大千戶額頭見汗。
這等陣勢,別說他們,就是江南總督至此,也不敢妄動刀兵,只能好言相勸。
只可惜六大千戶加一起,也耍不過一個秀才的嘴皮子……
眼見形勢危急,錦衣緹騎們連連後退,激進些的百姓甚至開始撿石子丟人,忽然從百姓後方傳來兩道巨大的“炮竹聲”。
然後就見擁擠的人潮如同被一艘鉅艦劈風斬浪般劃開……
數十身著玄色錦衣的緹騎,個個面容可怖,疤痕駭人,以強力將人群分開,敢有反抗者,劈頭蓋臉便是一通繡春刀伺候。百姓就是如此,你軟他就硬,你硬時,他也就安分了。雖然聽起來嘲諷,但大多時都是如此……
眾悍勇緹騎,護著當中一個騎白馬的貴少年緩緩駛來。
而見到這位少年到來,之前一直連連讓步的錦衣緹騎們氣勢陡然一變,也變得兇悍起來,再不肯退讓一步,哪怕被那群舉人、生員們相逼。
當賈琮騎馬到來時,便看到一箇中年舉人指著之江省千戶周青的鼻子在訓斥,氣焰囂張之極。
見到賈琮到來,那中年舉人似乎還準備將矛頭對準賈琮,冷笑睥睨相看,不用賈琮介紹就問道:“你就是寫人生若只如初見的賈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