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的目的如何,今日百花節,風頭已散。
這讓為了博出位花費了巨大代價才能入內的諸人們,心裡如何好受?
再多的崇拜欣賞,終還是敵不過一個利字。
賈琮卻對各色目光恍若為覺,自一樓起,層層而上。
貴人們可乘“升閣”,以人力驅使,直上九重高樓。
賈琮這個不速之客,卻只能步步而上。
好在,他並非弱不禁風的書生,未曾氣喘吁吁、大汗淋漓,讓一些人失望了……
在其不疾不徐中直上九樓時,無數人目睹了當初聲勢無兩的清臣公子的風采。
只這淡然氣度,就不負盛名。
終至第九層……
帷帳重重,錦繡如煙。
又有巨大“雨簾”自窗前淅瀝而落……
論享受,後世之人真未必比得過古人。
雖無空調,可那一座座晶瑩小巧的冰山,卻讓此間清涼爽利。
微微的涼意刺著肌膚,舒適宜人。
賈琮的目光不見絲毫拘束,將九樓風光收入眼下後,又與樓中那十餘雙男女一一對視過去。
果有傾城色。
有人對他好奇,有人對他敬重,有人對他漠然,有人對他憎恨……
及至中間那位身著蟒龍袍的年輕男子,賈琮與其溫潤的眼神相對後,二人都謙和的笑了笑。
賈琮躬身禮道:“錦衣親軍指揮使,見過四殿下。”
此身著石青色五爪金龍四團蟒袍者,便為當今天子四子劉正。
此子素有禮賢下士、儒雅賢明之稱。
乃朝野公認之賢王。
儘管,他還並未開府封王……
劉正面上絲毫不見皇子高高在上的貴氣,反而似老友一般,看著賈琮嗔怪道:“清臣啊清臣,今日終得見你廬山真面目也。吾往你府上下請柬不下十封了吧?卻一次都未能如願。卻不想,此次吾未請你,你倒自己來了,可見咱們緣分之深也!哈哈哈!”
與劉正同席而坐的一傾國色女子,正是煙雨樓之花魁大家李九娘,她面容精緻而大氣,眸眼如玉,看著賈琮稱歎道:“賤妾久聞公子大名,亦曾下拜帖求見,只恨無緣。再不想今日得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其幸也。”
李九娘聲音極為動聽,聲如沁玉。
再加上那雙極美的眸眼中的欽慕之色,當得起國色天香之魅。
賈琮微微躬身頷首道:“非賈琮自命清高,行事矯情。實因家父母皆身體有恙,又因琮不自量力,志於秋闈,因而辜負了四殿下與姑娘之美意,琮之過也。”
氣氛愈發緩和起來,眾人都呵呵笑了起來。
劉正邀請道:“且莫站著說話了,快快,安排上座,就在吾旁!若無清臣,吾等安敢言詩?”
眾人又笑,有侍者在劉正長几之側,新置一幾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