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養正並其身後諸多蘭臺寺御史紛紛稱讚一聲。
然而對於連舉人功名都未取得的生員來說,這句話實在沒多少說服力。
有生員質問道:“賈朋友有此高潔品格,吾等佩服,只是你為何不直接舉報於貢院內的監臨官?監臨官為總攝考務的大員,你若舉報,想來便會更換考題,讓賄考者算計成空,也不會耽擱我等一科。賈朋友卻直接棄考,將事情憑白鬧大,未免有搏名之嫌!”
此言一出,考生中頓時響起無數附和聲。
人心中有怨無處發洩,自然要尋一出氣筒。
今日朝廷大動干戈,調集上萬京營兵馬和上千錦衣緹騎,為的難道是那些閹黨考官和十數名賄考考生?
並不是,為的,正是這三千滿腹怨氣的生員。
如今京外十八省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新法推行,可用戰火激盪來形容。
這個時候,若是長安神京,天子腳下出現大規模的動亂,那絕對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所以,今日才動用這般大的陣仗。
只是這等陣仗是為了維護朝廷的穩定,卻不是為了維護賈琮的名譽。
這個時候,連楊養正都不好彈壓,為賈琮說話。
儘管他心中也在替賈琮擔憂,若是過不了這一關,自此而後,士林中就再無賈琮容身之處。
可他依舊不能為賈琮出頭,因為他明白,這是崇康帝的意志……
就在喧鬧聲起時,卻見賈琮從身旁執鑼士卒手中,取過了銅鑼,然後“咣咣咣”的敲了三聲。
場面再度安靜了下來……
賈琮送回銅鑼後,大聲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考題洩露到這個境地,絕非哪個考官就能辦到的,此必為一窩案!既然是窩案,我又怎會寄希望於監臨官是清白的?誰能保證他的清白?就是現在,誰敢替那位大人作保?站出來!”
“……”
眾人鴉雀無聲,腦子又都沒進水,躲臭狗屎都躲不及,誰會去作保?
可這並不能說服他們,到這個份上,從來都是寬於待己,嚴於對人……
賈琮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因而他繼續道:“方才這位朋友既然認得我賈清臣,就不該說出那樣的話來,我需要用這等方式來邀名嗎?”
方才質問之人聞言,滿面羞愧,不再多言。
卻仍有人站出,大聲問道:“賈朋友三闕清臣詞,早已名動天下,自然不需用此等方式揚名。只是敢問賈朋友,今日是以何等身份站在御史大夫身旁的?莫不是舉報舞弊後的獎賞?”
此言一出,一旁的楊養正再度看了賈琮一眼,目光中透著擔憂。
他甚至在猶豫,要不要給王子騰下令,注意警戒。
問題已經快要觸碰到核心了……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賈琮根本沒有用任何春秋手法遮掩,直接了當道:“今日我站在這,並非是舉報舞弊的嘉獎,真正的嘉獎,是昨日皇上傳下諭旨,賜我舉人功名……”
“轟!”
此言一出,青雲橋前面的生員們登時沸騰了,哄亂又以極快的速度傳至整片人群。
三千生員,幾乎都紅了眼睛,看賈琮的目光,全部好似在看用他們的前途換取自己功名的不共戴天之賊!
此刻賈琮若掉入人群裡,怕能被這些人給生撕了……
後世之人完全無法想象,一個舉人功名對於生員來說意味著什麼。
那意味著完全不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