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所謂的家學淵源……
沉浸在對名文佳作的揣摩中,時光飛逝。
晨曦的陽光照進藏書閣內,籠罩在靜靜的讀書人身上。
燭火熄滅,鼓樓的鐘聲傳來,賈琮依舊恍若未覺。
這讓藏書閣的劉教諭看了十分欣慰,暗自點頭。
只是讓劉教諭不喜的是,隨著天色大亮後,愈來愈多的人來此處尋賈琮。
一波接著一波,到了午時後,他根本都不能回到座位去了。
直接站在藏書閣門前,凡是不借書的,全部打發離開。
就是借書,也不準入內,報上書名後他會派人取來。
連續趕走了幾撥慕名而來拜訪的監生後,劉教諭正在納罕出了何事……
然而接下來的人,卻是讓他也沒法子阻攔了。
“清臣啊,國公府打發人來尋你,是你家二老爺有事喚你回府。”
劉教諭惋惜道,語氣中不無埋怨。
看來,他心裡是極不贊成家人打擾監生學習的。
賈琮聞言亦是輕嘆一聲,他依禮謝過劉教諭後,將準備好的一副字拿出,道:“這二年來,琮得先生照顧多矣。
無以為報,只以此字略表心意。”
劉教諭有些詫異,接過後開啟書卷一看,只見十六個字: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劉教諭見之,心裡一熱,卻顧不得許多,急問道:“清臣莫非要離監?可你還未肄業……”
賈琮面色有些沉重,搖頭道:“先生許是不知,家父正臥病在床,學生身為人子,理當回去侍疾。”
劉教諭聞言,雖惋惜,卻不能阻攔,畢竟孝道最重。
他將書卷收起,殷殷叮囑道:“合該如此,只是清臣歸去後,若有疑難,或是需要什麼書本在外面不易得的,只管來尋我便是。
但務必要記住,萬萬莫要忘了讀書進學。
須知舉業一道何其艱難,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萬不可大意輕忽啊。”
賈琮深揖應道:“琮,謹記先生教誨。”
……
出了國子監門,賈琮就見賈府給他安排的馬車和長隨在門外候著,謝絕了長隨過來接過書箱的好意,賈琮揹著書箱自己上了馬車。
臨關車門時,遠遠看到邱三站在街角,也不知等了多久,這會兒在朝自己點頭。
賈琮沒有多言,關上了馬車車門。
長隨騎馬,車伕趕車,一行人往居德坊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