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陛下駕到!”朱公公攙扶著皇帝陛下慢慢的走進了太極殿,服侍他在龍椅上坐好。
“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諸多的皇子一齊行禮拜見皇帝。
皇帝嘴角動了一下,似乎是在笑,只是大家都低著頭,誰也沒有看到。“都平身吧,今天這是過年的大好日子,不要這麼拘謹了,一家人團聚一次不容易,以後這樣的機會或許會越來越少,好好珍惜吧。”
他的話中似乎隱含著其他的意思,一群人噤若寒蟬,不敢多作表示,都乖乖的道謝,然後起身坐到自己的位置。只是太子的臉色有些難看,只是在起身的時候就已經恢複平靜,沒有被別人看到。
皇帝看著兒子們依次坐好,笑道:“說實話,每次過年,大家坐在一起的時候,都是朕這一年裡頭最高興的時候,因為除了今天,我們或許都不能和和氣氣的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談點家常,說說別人家的趣事,這才是一家人的氣氛。可惜了,生在皇家,在享受到優渥生活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樂趣。”
說到後面,未免有些意興闌珊,又想到了今天即將發生的事情,心情更是差了一分。看著下面的兒女們,想到明年可能坐在這裡的就要少一些,實在是高興不起來,隨口問道:“皇後呢?”
朱公公道:“皇後娘娘說身體不舒服,今晚就不出來掃大家夥的興了。還專門叮囑過,諸位殿下明天早上來請安的時候,千萬要到娘娘那裡去領紅包,人人有份。”
皇帝陛下隱晦的看了眼三皇子,人人有份倒是真的,但不一定誰都有機會去領了吧?點了點頭,道:“既然她不來,那我們也就不等她了。明天記得找她要紅包的時候多要一些,這是長輩們應該出的,她不會小氣的。”
不管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皇子們還是一起附和著笑。
皇帝臉上也帶著笑容,心中卻有些冷,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們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在笑,幾個公主尚且年幼,倒是都笑得很開心。這讓皇帝的心情稍微好轉了一些。
皇帝道:“朕三十歲登基,到如今已經有二十餘年了。這二十多年來,朕兢兢業業,一心為了帝國的錦繡繁華,勞心勞力,自認是很勤勉了。可是勤於政務,自然就疏忽了你們,以至於你們這些年的成長,都沒有受到來自朕的太多影響,這讓朕有些失落。失落的同時也有欣慰,你們一個個的都很不錯,縱然做過一些不合適的事情,但是你們總歸是慢慢的成熟了,有了自己的主見。”
“自己有主見這是好事啊,這說明你們真的有去思考一些東西。主見這東西是上位者必須有的,謀士或者臣子可以為你彌補一些具體的思路,但是大方向,還是要由自己來決定的。謀士不能代替我們做任何的決定,因為我們才是主宰者,他們只是為我們服務的,只要盡心盡力的按照主子的意思辦就可以了,沒必要也不應該去想那些不該他們考慮的事情。”
“上古三國時期的傳說你們也都知道,劉備,曹操,孫權三個人三分天下,各自有著自己的理念,更有著不同的馭下手段,而對於一個合適的主君來說,自己的帝王手段自然是要和別人不一樣的。要是每個皇帝的馭下手段都一樣,豈不是會被臣子們揣摩透徹,進而加以應對?這樣的帝王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因為他們只能用暴力來維持自己的權威。”
“而毫無疑問,這三個傳奇帝王的手段都是成功的,當然,在朕看來,也是要分個高低的,畢竟他們最後都失敗了。劉備一開始對謀士的態度是言聽計從,這也得益於孔明的聰敏機智,算無遺策。可是在他建立蜀國之後,或許是擔心孔明功高蓋主,也或許是心裡膨脹,他開始忽視孔明的意見,甚至一改自己以往樹立的禮賢下士,賢良仁德的形象,開始變得獨斷專橫,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最後將蜀國多少年的家底敗了個一幹二淨。在朕看來,他的手段是最差的。先用仁義寬厚使得眾人來投,發跡之後卻性情大變,那些投靠過來的人會怎麼想?這樣的人又如何能獲得臣子們的忠心?既然要用仁信來約束臣子,那麼自己必須始終堅守仁信,否則前功盡棄。”
“跟他水平差不多的,就是孫權了。他的手段最為常規,這跟他的家庭背景有關,他的基業是繼承自父兄,而不是自己打拼出來的。他運用自己的權力來平衡臣子,算得上是爐火純青,再加上週瑜、呂蒙、陸遜三代大都督都有著相當不錯的能力和忠心,倒也發展的不錯。只是這種手段,若是平衡不住,就會出現問題。在最後的時間,主戰派連戰連敗,主和派大占上風,孫權無奈,只能投降。”
“而在朕看來,馭下手段最為高明的,就是曹操了。史傳曹操多疑,很多史學家都認為這個性格不好,可是朕要告訴你們,為帝王者,很難做到不多疑。他對謀士的態度是,我自己找到大方略,你來幫我實施。他對於大局的把握,是相當準確,相當精妙的,所以才能屢次抓住機會,壯大自己。而且他說過一句話,也是他的馭下精髓,那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魏帝國長期佔據優勢,甚至之後一統天下的司馬氏族,也是藉著曹魏的根基,才發展起來的,這都依仗曹操的手段。而對他的那些記載,也有很多史家的偏見。對於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梟雄,朕倒是很敬佩,也希望你們將來能夠做到這樣,不要葬送了祖宗留下來的大好河山。”
“是,兒臣受教了!”諸多皇子皆恭敬道。
皇帝點了點頭,道:“或許你們現在不知道朕為什麼說這些,但是朕希望你們都能銘記,不管將來是誰繼承了朕的位置,都能夠讓大秦更加強盛。”
“是!”
太子的心中卻是充滿了憤怒,原來你一直都把我和老三當成是臣子,而不是兒子?所以才會用這種手段來平衡我們,讓我們爭來爭去,你自己從中獲取利益?
什麼叫做不管將來是誰繼承了你的位置,分明就是說我這個太子未必不能夠扳倒!太子心中冷笑不已,對所做之事更加堅定。
皇帝說道:“其實不管是哪個皇帝,和家裡人的關系其實都處理的不好,這點朕也有過錯。除了太子和英豪之外,其他人都是在朕做了皇帝之後才出生的,朕公務繁忙,沒有功夫親自照看你們,也沒有讓你們感受到父愛,朕心中很是愧疚。今天說這麼多,就是要跟你們說明白,朕不會用任何馭下手段來對你們,你們是朕的兒子,不是臣子。我們首先是父子,才是君臣!”
太子臉色鐵青,沒有說什麼。三皇子滿臉笑容,只是眼中的陰沉表明他的內心並不是那麼平靜。他們都不知道皇帝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可是他們已經在做的事情,卻是無論如何也回不了頭了。
皇帝看太子的臉色也能知道,他並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心中苦笑,自己好不容易想要服個軟,讓他能夠放棄,老老實實地做他的太子,可惜......終究是沒有機會了。他最終還是沒有明白,那個雄霸天下的曹操,兒子們死傷慘重,繼位的曹丕也沒能活得長久,而那個被人當成傻子一樣樂不思蜀的劉禪,卻是安穩的過完了一生。
皇帝的眼神轉冷,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道:“宴會開始!”
過年的晚宴就此開始,只是很多人眼睛盯著場中的歌舞,心中卻想到了其他地方,這些平日裡只能由皇帝欣賞的舞蹈,卻不能讓他們有一點的心動。而有些人更是知道今天即將發生的事情,心中各有想法,吃著精緻的宮廷美食,卻如同嚼蠟。
太子是知道自己即將所做之事冒天下之大不韙,正應了成王敗寇這句話,心中有所擔憂。而三皇子心中也不甚光彩,有著自己的小算盤,要知道,城衛軍可是他和丞相的勢力,怎麼會這麼輕易被別人買通?
在各自的盤算中,宴會很快的就結束了,接下來就該輪到皇子公主們給皇帝拜年了,最先開始的當然是太子殿下。而皇帝陛下也會在結束之後分別總結這一年來皇子公主們的表現,並且根據表現給予不同的賞賜。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這個時候都是太子和三皇子表現的時候,二皇子因為受傷殘疾,心裡一直不樂意參加這種活動,雖然不得不來,卻也說不出什麼新意。其他人爭不過他們兩個,也都很自覺的不去搶他們兩個的風頭,以免給自己惹麻煩,當著皇帝陛下的面他們雖然什麼都不說,但是暗地裡的手腳只怕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