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今天到此結束。咱們下回再見。”玉面鮫居然擠了滿臉的笑容,揮手告別。
他的身形依然是那麼敏捷迅速,甚至腳後的一串如煙的塵土都追之不及。
“就這麼走了嗎?”了無似是意猶未盡,“依依不捨”。“這小子,刀耍得不錯。和你有得一比。”他放下搭在額下的右手,轉身笑看一塵。當然,他說的是趙繼正。
“他練的是《解牛刀訣》。”
“哦!難怪。”
“你不是回太聖寺了嗎?
“沒錯,貧僧到此乞經來了。”
“乞經?”
“沒錯,太聖寺的藏經崖,尚缺些經卷。貧僧特領寺中僧眾來此千佛洞抄寫經書。”
太聖寺的僧人,歷代修建一藏經之處。乃是在聖山之上擇一險崖,鑿下洞窟,收藏經書。太聖寺的僧眾稱之為藏經崖。意欲彙集經、律、論,三藏經典之大全,完成善法之功德。
為實現這一宏願,歷代太聖寺之僧眾不辭辛勞,周遊四海,甚至走出國門,遠赴西方,乞經尋典。
聽聞三界寺中經卷多藏於千佛洞中,了無便率眾僧前來抄寫。抄寫得累了,便在洞窟之中,菩薩面前,靜坐觀修,這才巧遇一塵。
“你中了那太監的毒?”了無想起柳無情臨走時那句話。
“是的,不過我已服過了常無恙的解毒藥丸。也許半年後無事。”
了無聽罷,給一塵服了一粒聖山百草丸,說是可解百毒。後來一塵果然未曾毒發。
為何如此神效,當時了無就有一番說明。道是當年了無之師祖,太聖寺上祖之慧明長老,于山中練功。忽見一碗大的蟾蜍,正在吞食一朵五彩蘑菇。
誰知被一條臂粗的綠色錦蛇攻擊。那吞食了五彩蘑菇的蟾蜍,忽然奇力突長。它張開嘴巴毫不費力的將錦蛇的頭吞下……
慧明料那五彩蘑菇不凡,可惜竟被蟾蜍吃了。慧明不願殺生,未取那蟾蜍入藥,只尋了些五彩蘑菇的碎屑,再輔以聖山之百味藥材,做成這解毒藥丸。
因藥效奇特,慧明便道那五彩蘑菇乃吸收了聖山之靈氣,方才謂之聖山靈菇。
一塵聽罷,心中嗟嘆不已。原來真有聖山靈菇一說。
“了無師兄,了無師兄!我們回來啦!”遠處風塵僕僕的長老呼喊著朝他二人快步走了過來。身後是一支滿載而歸的駝隊,還有揹著行囊的僧人們。
長老向了無雙手合十,了無更是欣喜異常,滿懷期待地向其身後望去。
“經書取回來了,所有欠缺的經卷都有。”那些取經歸來的僧眾,雖已然疲憊之極,但一個個仍喜形於色。
“志遠,辛苦你了。終於達成所願!”了無執長老之手,激動得眼中帶淚。只反複向僧眾們道:“辛苦你們了,辛苦大家了!”
“大家快來看呀,志遠將經書取回來啦!志遠將經書取回來啦!”
有僧人一聲呼喊,只見崖上各個洞窟之中,走出許多僧人來,皆是歡呼雀躍,如獲至寶。的確,對於他們而言,經卷等同於法寶。
“殺人狂魔逍遙一塵!”志遠長老認出了了無身邊的一塵。
“我叫趙一塵。”一塵很不好意思,“殺人狂魔逍遙一塵,乃是我醉中妄語。”
“莫非,你們認識……”了無料想他二人之間有些故事。
可不是,原來志遠長老便是一塵之前在赤峽下救的那位。遂將當時之事向了無一一道來。
聽罷,了無與志遠齊聲向一塵笑道:“你真乃是與我佛有緣呀!”
一塵一面不知所以地附和著微笑,一面心中不解:為何他二人總說我與佛有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