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去吧,這樣我和玉雪姐兩個女人也好互相有個照應呀。”薔兒蘭氣長籲拉著玉雪的手。
她既要同去,一塵和玄天倒也不反對。只是張善很意外,他如今隨在趙賢之下,還能有些實權,也不至被人擠兌。見張薔忽要離去確實不解。可也架不住她的執拗。如此玄天便點頭允下了。
“等一等,還有我。”這時人群中又一人“嗖”地跳上船來。原來是墨離。
薔兒反倒為難起他來,笑道:“你來湊什麼熱鬧,難不成也是為了和誰有個相互照應?”
“哈哈,我是來照應你的呀!再說你們都走了,留下我一人多沒趣呀!”墨離的眼光帶著灼人的摯情,落在薔兒眸中。薔兒只覺臉上一熱,忙著撇開關系,“誰要你照應,你嫌一個人無趣就罷了,別把我也扯上。”其實墨離自老母病亡後,如今也是了無牽掛。
於是除了玄天、一塵、玉雪,又多了張薔和墨離,加上眾船卒二十多人盡皆上了大船。
“起航!”
隨著玄天一聲令下,船卒們起了錨,將主帆高高揚起。江風鼓起船帆,大船乘風而動,眾人揮手間,帆影漸遠,向著南方渺渺水天之際徐徐駛去。
船上,玄天將海圖鋪於桌上,用拂塵指道:“我們此行需先順汴河南下,經宋州、宿州、泗州等地至揚州。再順風到南海諸島。遊遍列島,一一找尋看是否有殞星蹤跡。”
“如此算來若到入海時,恰逢中秋。不如我們從錢江入海,一來富春江上下風光甚好,二來錢江大潮乃天下奇觀,不得不看呀!”一塵饒有興致地察看海圖。
眾人皆知此次出來,說是找尋天外之星,實則不如說是出海遠遊,倒不怕多繞道兒與多費時日。所以聽罷一塵的提議大家都拍手稱允。
於是大船便按此路徑行駛。
過閘口,泊州郡。一路上飽覽沿江風光,領略當地民俗,品嘗特色美食。船行江上時便有琴樂詩詞,兼自沿途江岸採辦的香茗、美酒、佳饌。自是不亦樂乎。
如此不知不覺中已到錢江之上。正值中秋佳節,大船便於錢江之上拋錨,停泊一日一夜。好日觀潮起,夜賞明月。
八月十五錢江潮起,午時猶盛,人稱子午潮。一塵、玉雪一幹人等聚首船頭,向東而望。片刻,玄天手中拂塵一指,興奮地道:“來了!”
“來了,來了……”眾皆附和。
伴著如雷轟鳴的巨響,數丈高的潮水,就似千軍萬馬,以排山倒海不可逆轉之勢,奔湧而來。南北一線吞雲蔽日,逆推江水溯江而上。此浪層層疊加,居高臨下,將那錢江濁流輕蔑地踏於腳下。
壯哉!此豪情。奇哉!此氣勢。觀者無言,唯有喈嘆連連。
彼時,潮湧船頭。水漲船高,大船隨之搖曳,眾皆驚呼。待潮去又回時,玄天遂令眾船卒起錨,揚帆。正好順風順水,讓這回頭大潮將大船帶入東海之中。
乘風破浪多輕快,
一路驚奇嘆壯哉。
別去江河入大海,
娑婆世界尋瑤臺。
入夜,一輪渾圓的明月浮出海面,較之白晝錢江的激烈,此時的大海卻顯得很平靜,唯有海浪傳來的沙沙之聲延綿不絕。
兀立船頭,仰望皓月,一塵想起中秋夜在桃源谷中,與玉雪初遇時的美好情景,也想起田老一家真誠善良的笑容……想起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名句……想起父皇病逝,母後走了,三弟也走了,一場亂局總算是平定了……又有今日觀潮的豪情縈繞,終是心緒難平。
此時,船上早已擺好筵席。玉雪輕踱蓮步,來到他的身側,柔聲細語地問:“一塵,你在想什麼?”
“沒有,我只是感嘆這大千世界,波瀾壯闊,變幻無窮。若用人世浮生相比較,真是太過渺小了。”
“所謂一花一世界,大概小到一花一草自有其境界,只是凡人難以知曉罷了。”玉雪聽他話音中似有些許傷感,便有意為之釋懷。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大有大的境界,小有小的意境。如此說來倒是既無一物,何謂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