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人聽了便紛紛議論:“現在三軍會戰幽州城,大戰一觸即發,城裡很多人都往山上逃難呢!”
“自新皇登基以來,各地皆有不服,舉旗造反者又互相爭奪。使得大小戰事從不停歇,遭殃的,還不是天下的老百姓呀!”
“不過,還是賢王厲害呀!我看只能指望賢王平亂了。”
“是啊,是啊!只要不打仗,管他誰做皇帝呢!”
……
一塵細細打聽才知:如今張善,趙賢已兵臨幽州城下,準備與自立為王的三弟決戰。想來這樣的惡戰,不知將要死去多少將士與百姓。他又怎能在此自顧安穩,不聞不問。
玉雪當然知道他的心事,便問他有何打算。
一塵抬頭不由地望向遠處,正是幽州方向,語氣凝重地道:“我想去勸他們和談。”
和談談何容易,玉雪深知一塵心繫天下蒼生,不管多難他一定會去。也只好將崔瑛之事暫且放下,和他去往幽州城。
話說張善等人自一塵走後,不知欲將青州之兵作何打算。只得固守城池,坐看時局變化。春始,新皇傳旨令青州之兵與趙賢合兵攻打幽州。張善不得不從,便興兵至幽州城南紮營。
而此時賢王趙賢殲滅了幾路反軍,大軍浩浩蕩蕩開到幽州城北,與張善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一塵自是先去了張善營地。見大皇子歸來將士們歡欣鼓舞。張善,張薔更是興奮不已,共敘別後之事,自不必細說。
至於想擁一塵爭位之事,張善等人再也不敢輕易提起。一塵將自己的想法和眾人說了,將領們自無異議,只道是要令三皇子歸降太難。
次日,一塵又去幽州城北趙賢營地。聽報大皇子來了,趙賢忙出營迎接。
“傳聞大皇子兵不血刃奪下青州,深受百姓愛戴,如今你兄弟二人豈不要兵戎相見?”一塵無意皇位,趙賢故作不知,只想試其真偽。又向他展示營中兵力。將士們沙場操練確是氣勢如虹。
旌旗獵獵蔽長天,連帳入雲間。
戰鼓鏘鏘震耳,千軍萬馬如山。
彎刀攬月,長槍貫日,腳下雄關。
沙場不歸非願,山河零碎誰堪?
一塵看見數十裡軍營,井然有序。二人縱馬當中,士卒列隊呼嘯,震天動地。
“王爺不愧是久經沙場,領兵佈防無懈可擊,實令一塵傾佩不已。其實王爺不必喚我作大皇子,我早已更名為趙一塵。以示不入朝堂之心。我來見王爺是希望王爺體念天下蒼生,暫緩戰事。容我去與三弟說和。”
二人下馬入主帳議事。
“善懷蒼生,不戀權貴。此等胸襟眾皇子又怎能堪比,未能擁你承位,趙賢實是有愧呀!”趙賢心忖:張廷鶴力薦大皇子承位確實有道理,若不是為了保全宮中蘭妹,我也許會同意張廷鶴的建議。
“我相信有王爺輔佐,二弟定會成為一個好皇帝的。只要二弟和王爺信任我。我願意去幽州城內一趟。不過要請王爺奏明二弟,如果三弟願和解,只需交出兵權,仍留守幽州,並下旨今後任何人不得追究其咎。更不能謀害其本人,家眷及下屬性命。當然也包括不再追殺一塵。”
自古帝王之家手足相殘的悲劇,或在他們兄弟之間發生,這一直是一塵最憚於見到的。
“三皇子若肯和談自然是好,至於你說的條件,我現在就可以擬奏。”趙賢言罷便將勸和一事寫入奏摺,令快馬飛報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