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隱居,花鳥蟲魚為伴;勤儉克己,樂在躬耕漁釣;深入淺出,無欲無求、無謂悲喜……一塵果然在那桃源谷中做了一介平民。
不久,已到中秋佳節。
這天一塵無心躬耕,不思垂釣,只覺心煩意燥,整日惶惶不安直到暮落。
方才想到於戶外賞月,更將那知遇彈弄兩曲以解煩悶。不想正遇初來時以酒相迎的老者。
老者姓田,有一兒,一媳,一孫。一家四口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田老笑容可掬,“今日中秋乃是佳節,我有位好友聽說你會彈奏,誠邀你前去他家,飲酒賞月,切磋琴樂。豈不樂哉!”
“呃,不想老人家還有如此風雅的朋友,不知此人姓甚名誰?為人如何?既被他邀請,當瞭解一下主人的情形。”
一塵想這桃源谷中,也沒多少人家,大多不過和老人一般是一介平民而已,難道還會有什麼隱士不成?
田老神神秘秘只說去了便知。這反倒激起了一塵的興致。便抱了知遇隨他走一遭去。
其實並不多遠,待到皓月當空時便已到了。
此處幽靜如畫。
竹林中一幢精緻樓閣,雖不華麗,卻也挺秀,與周遭翠竹相映成趣。抬頭便見樓上正中一匾,上書“竹璃居”三字,字跡秀逸。
這竹璃居在如雪似玉般皎潔的月光下,更顯潔淨、清雅。
空欞花落影,紅柱擎琉璃。
月色難融雪,玉不知塵泥。
這般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令一塵心境大好,早沒了先前的焦慮與不安。
隨田老進得庭院,滿院多的是種種奇異花草,或雅或豔或奇,生趣盎然,芬芳四溢。
而內廳中早已擺設盛宴,各種鮮果點心,各色果飲佳釀,新鮮香郁。
由此可見主人甚是好客。只是好似有些扭捏,半晌不見人影。只留一個靈秀的小丫環侍候著。
一塵正待要問,忽聞琴聲響起。仍不見人,只好先聽罷。
其歌是一女聲,唱的是一闋蘇軾的《醉翁操·琅然》
琅然,清園,誰彈。
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
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
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時而童巔,水有時而回川。
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
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
且不說琴技精深,唱音婉轉清冽。單就詞意,就足以勾起一塵心中萬千思緒。
猶其最後一句,此時似有投石問路或者拋磚引玉之意,頗有心思。
很快一曲罷,那家主人仍未露面。連丫環和田老也不見了。
一塵心中難免些許不快,心中暗忖:竹璃居的主人究竟何許人?你既然誠邀,為何卻遲遲不肯露面?
看那仿竹玉杯翠潤可愛,他一邊在手上漫不經心地把玩著,一邊耐著性子獨自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