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呢,他把人放了。
他說,還他們以自由,逐出大隋,永世不得再踏入大隋國土半步。回家吧,你們這些忠於自己國家的戰士們,希望你們可以得到如同真正戰士那般的至高禮遇,名垂千古,永世不朽,供人傳頌。
這仁慈得……有點令人發指了啊。
不過詭異之處在於,他放的這些個人啊,很有來頭,很有講究。
全部都是南燕的細作。
摸著胸講,南燕這個地方的人最是無傲骨,最是無硬氣,要從他們這些無傲骨無硬氣的子民中挑出幾十百來個細作,行此偉大兇險之事,是最最不易的。
跟其他國家對比起來,南燕的細作算得上是最少的,原因不過是他們很難挑出可以擔此大任之人。
放回去的細作到底有多少個,石鳳岐沒問,他相信以他蘇師姐的能力,要分辨出南燕細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這些細作,被人帶去洗掉了身上的血汙,換上了幹淨整齊的衣服,梳好了亂糟糟的頭發,以貴賓之禮送上了柔軟華貴的馬車,又派了上百號的人一路護送,行走了陽關大道,行走了獨木小橋,一路招搖過市,送往南燕的領土。
從大隋,到南燕,路很長很長,最快捷的路,也得先經過商夷,再行過後蜀,最後抵達南燕。
這麼多人走過去,就算是走得再快,千裡加急,少說也得個一兩月吧。
這一兩個月的時間裡,全天下都在行注目禮,注視著南燕的細作以如此隆重盛大的方式,如同英雄一般,回歸南燕。
不止於王權貴族們,就算是平民也得知此番盛事,大家都討厭細作,因為那是惡毒的幽靈,隨時會害死他們,隨時會偷取自己國家的秘密,萬惡的細作死有餘辜,這是自然。
但是,南燕的人不這麼認為,善良而溫和的南燕人,他們張開了雙臂,準備好了美酒,備下了最高的禮儀,隨時準備擁抱他們的英雄,他們的勇士,以飽含的熱淚,以滿腔的柔情。
公子們甚至已寫好了詩章,只等他們一到便開始大聲吟誦,姑娘已繡好了香囊,要將一番感激之情藏在裡面,將送給這些飽受苦難終於回家的可愛英雄。
南燕人,並不覺得這些細作沒有死在被抓之時是一種羞恥。
南燕人嘛,最是善良,最是溫和,最是不喜殺戮,他們是活在世外桃源裡的,他們活在夢中。
除了南燕人,無人歌頌石鳳岐的功德,這廝,太陰險了。
這不是往南燕送英雄啊,這是往南燕倒火炭,要一把把南燕燒得渣都不剩,原因為何,我們稍後再說。
反正燕帝是看出了石鳳岐的狠毒心腸的,所以燕帝得知此訊息的時候,當即派了殺手,要把這些為南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細作們,狙殺在半道。
於是這一路變得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南燕的細作在天牢裡扛住了百種刑具的千種折磨,卻受不住被自己的國家如此背叛,就如同蒼陵人無法相信,他們信仰的天神已經遺棄了他們。
信仰的崩塌,永遠都是最可怕的,不少人在馬車裡,黯然淚下。
不過,石鳳岐如此良善之輩,豈會眼看著他們的淚水而無動於衷呢?
於是,石鳳岐又說了,這些來刺殺的殺手刺客,都是後蜀的!
這有點胡攪蠻纏,你說南燕的細作,後蜀殺來做什麼呀?吃飽了撐的閑不住?
於是,石鳳岐再說,因為後蜀沒有大隋細作,換不回他們自己的人,見不得南燕好,又因為後蜀此時與南燕兩軍正聯盟,他們擔心南燕會因此事對大隋有所感激,動搖了他們合作的基礎。
所以,後蜀要殺人滅口,大家的細作一起死,誰也別想跟大隋再交好!
理由……還是蠻成立的,有時候國與國之間的這點信任,還比不得四歲的小男孩說長大了要娶三歲的小女孩為妻,這樣的誓言來得可靠。
如此一來,南燕人民,頗是憤怒,後蜀簡直可恥,簡直荒唐,簡直不是人!
燕帝心裡苦啊,但是他又不能說,他總不能跳出去對著他們的子民說,不好意思你們誤會了,殺咱們南燕細作的人不是後蜀,正是你們敬愛的的陛下我。
蜀帝心裡也苦,他倒是想去解釋,但也沒人信啊,誰讓石鳳岐早就準備了一套說辭,就算是燕帝沒有派人去狙殺細作,石鳳岐也會生造幾場刺殺的。
總之,他是一定要把這屎盆子結結實實地扣在後蜀頭上的,摳都摳不下來。
大家心裡,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