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魚非池與上央兩人,目光相接,出人意料,未見火花,平靜得令人詫異。
“大隋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此等慘狀,皆因強徵賦稅,遍佈徭役致使,請問是否乃上央先生所為?”魚非池問。
“是。”上央答。
“大隋上下無男兒,十五之齡皆為兵,五十高齡不得返,使得大隋女戶極多,國力勢弱,請問是否乃上央先生所為?”魚非池問。
“是。”上央答。
“朝令夕改,大隋本已將入伍年紀提高至十八年紀,就因邊關告危需要人力,所以臨時降低入伍年紀,讓萬千未受軍中訓練的男兒前去赴死,未曾抱有憐憫之心,請問是否乃上央先生所為?”魚非池問。
“是。”上央答。
“律法酷厲嚴格,喪失人倫,但凡有不與先生意見相同者,皆是叛臣,不容他人聲音,敢有反對者輕則入獄重則斬頭,草菅人命,不尊禮教,請問此事是否乃上央先生所為?”魚非池問。
“是。”上央答。
“矇蔽先帝,妖言惑主,奸佞妄為,殘害同僚,剛愎自用,濫用刑罰,知錯不改,屢犯屢錯,卻仗著先帝寵信極盡所能行惡毒之事,請問此事是否乃上央先生所為?”
“是。”上央答。
“新帝登基,權傾朝野,挾帝寵以令諸臣,妄圖使再得當今陛下寵信,繼續為非作歹,殘害生靈,只為一飽私慾,請問此事是否乃上央先生所為?”
“是。”上央答。
……
魚非池共計三十九問,上央三十九答。
她例一條罪狀出來,上央便承認一條,條條當誅,樁樁該死。
眾卿家,在初冬的季節裡已是滿身冷汗,膽子小的都只差尿褲子了,他們實實不明白,魚非池為什麼會在這今日在與上央翻臉?
以前明明他們是同進同去禦書房的。
也不明白為什麼不管魚非池說什麼罪狀,上央都直接認下,連想都不想,就像是有心找死一般。
更不明白,他們兩人明明這是無形的廝殺,為何還能如此的平靜從容,就如同只是談些頭話說些趣事一般。
魚非池問完最後一個問題,對上央拱手:“謝先生。”
然後她看向石鳳岐,看到了石鳳岐已經陰沉到帶著凜冽殺機臉色,也看到他幽深眸子裡藏著的洶湧刀光,魚非池依然只是輕輕地笑:“陛下,上央認罪了。”
“所以,以魚姑娘看,上央該定什麼罪?”石鳳岐身子微微前探,看著魚非池,到這裡就夠了!魚非池,不要再逼一步!
魚非池歪頭想了想,看著上央:“上央先生您是大理寺卿,主管律法,就連大隋的法典都是您定出來的,依您看,您該定個什麼罪呢?”
上央也偏頭想一想,然後拱手對著石鳳岐,合聲笑道:“按律,株連九族都不足以抵在下之罪,然在下乃是孤家寡人,並無親友,所以,在下是死罪。”
“陛下。”魚非池笑看著石鳳岐,又望了蘇於嫿一眼。
蘇於嫿抬抬眉,走入場中,也拱手道:“我也認為,上央當死,上央不死,大隋必亂。”
魚非池轉過身,淩眉掃眾卿:“諸位覺得呢?”
諸位被天大的好事砸暈了頭,砸彎了腰,砸屈了膝,撲通撲通地趴倒在地:“臣等認為,上央當死!”
以前他們動不了上央,是因沒有一個人可以與上央抗衡,沒有敢動上央,而且上央有兩位隋帝的保駕護航,想動也動不了,今日是個天賜的好機緣,沒成想到他們內部的人開始內鬥,魚非池這擺明瞭是與蘇於嫿聯了手,要搞死上央奪權。
再想一想,魚非池可是有可能會成為大隋王後的人,畢竟先帝的遺詔擺那兒呢,而且新帝自己也喜歡這女子,那新帝就極有可能偏幫自己未來的王後。
今日這局勢,怎麼看,上央都是個死啊,他們此時不推波助瀾,更待何時?
早就說過了,上央啊,在整個大隋上下都不得人心。
魚非池靜靜地看著上央,上央笑了一下,說道:“魚姑娘說完了,可輪到在下說了?”
“上央先生,請。”
“陛下,臣要彈劾魚非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