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按約定,魚非池與石鳳岐在蒼陵境內鬧出了這出戲以後,該要輪到後蜀出場了。
照著計劃,是後蜀參戰,與南燕合作,並且藉著蒼陵內部的矛盾,三國合力之下,共同驅退商夷大軍。
如果南燕,後蜀,蒼陵,三國統一矛頭對準商夷,不管商夷多麼強大,都必須要暫避鋒芒。
在長久的戰事裡,商夷已經消耗了很多力量,本來對付南燕還算綽綽有餘,加上一個蒼陵也算是勉強相當,再來多一個準備充足,精力充沛的後蜀新軍,就要力不從心了。
就算是韜軻,也不可能憑一人之力,扭轉幹坤,打仗這種事,在原始的冷兵器時代,主要還是靠兵力來堆。
後蜀沒有爽約,本來他們還在想,魚非池跟石鳳岐到底在鬧什麼名堂,說好了要蒼陵搞事,怎麼跑去要救那些被販賣的女子?卿白衣甚至在想,是不是魚非池的同情又泛濫了,忘了正事。
後來的結果都看到了,蒼陵果然把商夷搞得自顧不暇,彪悍的蒼陵人熱血,熱血的弊端就是容易被煽動,而魚非池這樣卑劣的陰謀家,最會做的事情就是煽動人心。
後蜀參戰,打了商夷一個措手不及,韜軻坐在營帳內,緊緊握著茶杯,快要把杯子捏碎。
一時之間,他竟不知自己該怪誰。
想要怪小師妹一次次地對他不公,可是小師妹也只是為了她所忠誠的國家效力,為了石鳳岐拼命,並無過錯。
想要怨長公主居然沒能早些把這樣的情報送過來,讓後蜀這個叛徒有了可趁之機,可是長公主已經嫁去了後蜀,是書谷之妻,她做任何決定都是正確的。
想來想去,好像只能怪初止,若不是一開始他作孽過多,小師妹他們根本想不到這樣的計策,也沒有這麼圓滿的遮掩手法,更不會有烏那明珠的恨意被調動。
可是初止如今是商夷之臣,若是在這種時候,還要再來一番朝堂政鬥,無異於自斷手腳,自折其翼。
更何況,如今的初止,怕是也不好受得很。
他在大隋的戰事節節敗退,已經快要退出白衹舊地,退回商夷了。
也就是意味著,當初韜軻與商向暖爭來的那一半白衹舊地,要歸大隋所有了。
大隋將完整地擁有白衹舊地,西魏舊地兩國家,徹底穩固他北境霸主的地位。
韜軻他想著這些,想到開始頭痛,慢慢放下茶杯,茶杯在桌上,慢慢裂開。
商夷的大軍的確很快就選擇了撤退這條路,韜軻沒有被這樣的打擊打得失去理智,他知道此時的商夷再作硬拼已經很不劃算了,不止會失去蒼陵的地盤,還會損兵折將。
當不能阻止損失到來的時候,最明智的做法,及時止損。
他是保不住蒼陵的,但是,他可以保住人手。
這種情況下,後蜀與南燕這兩方人手推進得十分迅速,很快,商夷佔據的大半部分蒼陵地盤,成為了無主之地,各為其主地拼死搏殺,混亂無比。
要是繼續按著大家當初的約定行事,結局該是這樣:後蜀與南燕的聯盟大軍徹底把商夷驅逐出去,然後南燕撤兵,得蒼陵五城,後蜀再給他們一大筆銀子,後蜀佔據蒼陵,拿下與商夷對峙的籌碼,天下格局,再一次改變。
這場戰事進行的時候,初止徹底從白衹舊地退了兵,大隋徹底拿下了整個白衹,這件事讓大隋上下一片沸騰,歡欣鼓舞,歌頌著瞿如大將軍的威名,也歌頌著太子的英明決策,一時之間,這兩人的地位在大隋水漲船高,人們都快要不計較當初的石鳳岐也是殺過大隋無數貴族的劊子手了。
畢竟,沒有什麼事,大得過一個國家的勝利,這足以洗去一切汙點,把石鳳岐捧成一個英雄,一個未來的明君首選。
這也是禦書房五人組明著暗著一直在做的事,不停地向大隋百姓灌輸,所有的高明的決擇,都是大隋太子石鳳岐想出來的,不管是在白衹的戰事,還是膽量過人的要去蒼陵救出大隋被販賣去的女子,這些事,通通都是石鳳岐的功勞,他居功至偉。
沒有人會與石鳳岐搶功,就連蘇於嫿也不會,因為每一個人都清楚,石鳳岐會是未來的霸主,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未來打下堅定的基石。
唯一不爽這種事情的,是石鳳岐,他覺得,他有奪人功勞之嫌,這些事兒可不是他一個人能做到的,但是他一個人包攬了所有的風頭,讓他心裡不痛快。
魚非池知道後,跟他說:“大隋需要一個英雄,英雄背後需要一群幫他成事的人,我們是一個團隊,你是團隊的領頭羊,讓大隋的百姓去歌頌一個團隊,會分散這些聲音,遠不如歌頌一個英雄有力量。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你是一個門面,代表著大隋的門面。你越強大,越得人尊敬,越有利於你在須彌舞臺上發聲,為大隋發聲,這樣的聲音才會堅定有力量。所以,你不必覺得難堪或者不痛快,你現在得到的這些東西,以後都會變成肩負,變成鞭策,你也會因為背負這些,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