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上的燈光在泰坦尼克號殘骸黑暗的上層結構下跳躍,給它那已經腐爛的柚木長甲板上投下幽靈似的長影子。現在,泰坦尼克的上層完全是光禿禿的,聳立的煙囪和桅杆都不見了,只有那黑白漆依稀可以分辨,吊救生艇的柱子空空的,像是在伸手懇求歸還它久已失掉的東西。它的舷窗有的開著,有的關著,整齊地排列在寬闊的船眩上。透過脫落的裝飾物的斑痕和殘破的船體,依稀可以看得出當年豪華的氣勢,但是,卻無法辨認那些裝飾的色彩與形狀了。
燈光照亮一扇被鏽蝕得只剩半頁的金屬鏤空的門。海中的浮游生物像雪片般在這個寂靜的世界遊動,一種死亡的氣氛籠罩著這曾經煊赫一時的巨輪。
短短不過幾分鐘的時間,觀眾們已經徹底的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一般,超級真實的視覺享受,如同讓觀眾們全部進入了大西洋的底部。
坐在上海最好的iax影院,西楚正大影城裡的常嶽喃喃自語道:“草!這個實在太刁了!難怪花了六個億,120塊錢實在超值!”
吳凡也在旁邊附和道:“沒想到班長如今這麼叼了……這和他以前拍的電影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和風格的啊!”
“我覺得這樣才是班長的風格!大氣又震撼!”常嶽盯著大銀幕頭也不轉地說道。
程曉羽所採用的是目前全球只有一臺的i攝影機全程拍攝,這臺攝影機還處於實驗階段,卻被程曉羽花了大力氣大價錢借了出來。
雖然說i攝影機非常難伺候,但出來的畫面質量和細節的捕捉是當下普通攝影機難以企及的,這是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能夠讓人身臨其境。
這臺i是目前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攝影機,它所拍攝的場景在iax銀幕上滿屏呈現,觀眾可以看到比普通銀幕多約40的畫面,且具有超高的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真正為觀眾呈現了難以想象只能感受的觀影體驗。
弗朗西斯科·福特·科恩帶著巨大的三d眼鏡,看到這樣驚人的畫面,他神色複雜,這也叫他終於知道自己拍攝的三d電影為什麼不能成功了!
因為自己沒有追求極致,為了節省成本,所以拍攝出來的效果遠遠不能和程曉羽的相提並論,而三d所存在的意義就是能讓人類的感官體驗放到最大。
坐在臺下的斯塔文·貝爾從開始的表情輕松變成了十分嚴肅,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這樣的iax為什麼不能成功?”
一個紅色的如同放大了的甲殼蟲似的機器人被從潛水艇裡放了出來,它帶著一根長長的控制電纜沉向那艘沉船的殘骸。隨著話筒裡反饋的資訊,可以看到機器人鄧肯運動的影象。
從電視攝像機裡所看到的黑白影象清晰地將這艘郵輪的每一個部分傳送到潛艇裡。螢幕上,可以看到泰坦尼克號和冰山相撞造成的破殘傷口,從右舷的艄尖直到船殼的下方300來英尺的第三鍋爐室。
而船頭吃水線下張著嘴的一個個大窟窿則是許多鍋爐粉碎性沖擊所造成的,它們從船中心開始掙脫,撞碎一層層壁艙,最後一個個沖進大海。
“到了,往前……往左,往左,往左……”隨著洛威特的指令,技術員重複著命令,同時操縱著機器人鄧肯。機器人準確地按照技術員的指令行動著……
鏡頭裡的門框只剩下被鏽蝕的殘破的雕花門飾,燈光僅能把這殘留的部分照亮,彷彿張開的大口中露出幾顆牙齒,而門框裡面則是黑色的隱秘世界。
在船中裡,一件衣服旁邊,有一副僅剩一個鏡片的眼鏡,不知他的主人是否得以倖免於難。
燈光照亮的另一個物件卻使人不忍注視,那是一個洋娃娃,它的半個身體被埋在海底的泥沙裡。當燈光移動時,由於光線的作用,使人覺得它的眼睛在眨動。令人毛骨悚然。
這樣精細真實的畫面,帶著全體觀眾似乎真的進入了大西洋底下的泰坦尼克號裡面,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真實拍攝,為了做到比記憶中的更好,程曉羽耗資巨大,對每一個細節吹毛求疵。
他要求的不僅僅是真實!還有震撼和美觀,因此每一處的分鏡構圖都是無可挑剔的,複雜又不眼花繚亂,細節豐富而又自然,帶著靈氣帶著嚴謹,每一秒畫面的組成、鏡頭的對焦、剪輯的銜接全部都讓觀眾覺得自己就在海底仔細觀察著這一切。
此刻電影院裡的觀眾,每一個都頭皮發麻,程曉羽利用iax拍攝的海底畫面,把觀眾的視覺感受放大到了極致,攝影機採用了昂貴的70膠片,其放映出的畫面在解析度上要比普通35膠片高10倍以上。
僅僅在這一項上,程曉羽拍攝的《泰坦尼克號》畫面就甩了原版幾條街,當然這不是說程曉羽比卡梅隆厲害,而是當下的特效和攝影機技術比記憶中的九七年實在厲害太多了。
短短的十多分鐘,觀眾們就被這部電影的一切所深深的吸引住了,無論是真實美妙的畫面,還是充滿懸唸的故事情節。
當老年露絲在大銀幕中出人意料地說道:“當然知道,畫中的女人是我!”時斯塔文·貝爾就知道如果這部電影後面的災難畫面,能夠保持水準的話,即使故事一般,這部電影也必將獲得難以想象的成功。
他在心裡默唸道:“難道真的三d和iax的時代真要來了?難道這一次又讓他給賭對了?”
帶著一點點傷感,帶著一些些風的呼嘯,帶著海浪的聲音,全球一萬七千多家放映廳裡彷彿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雖然2d放映廳和3d放映廳的觀眾感受不如iax放映廳裡的這樣目瞪口呆身臨其境,但依舊是震撼的。
故事才剛剛開始,但觀眾們已經開始慶幸這部電影足夠長了,加上程曉羽所展現的史詩級別的配樂,這部電影完全可以稱之為極致的享受,幾乎可以肯定這部電影的原聲音樂一定會火,不少程曉羽的樂迷們已經覺得這是本年度聽到過的最好的原聲音樂。
夏紗沫如微風般的吟唱以及如泣如訴的蘇格蘭風笛,簡直就是bug級別的配樂,無數人不得不得不感嘆程曉羽為什麼能這麼牛b?
電影拍的好就算了!音樂還弄的這麼棒!叫別人怎麼活?
觀眾們的眼睛和耳朵都深深的沉浸入了這部電影,思維已經完全進入了這個電影中的世界,完全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隨著老年露絲用詩一般的語言講述著那艘為全世界稱道的“不沉之舟”,在她的背後,螢幕上鏡頭圍著被海水鏽蝕的沉船慢慢地移動,透過那巨大的雖然殘破不全的船身,仍感到有一種病態的美,當燈光掃過船體時,觀眾們依稀可以看見那3英尺高的金色字母“titanic”仍然驕做地在船身上閃爍……
漸漸地,幽藍的海水變得透明瞭,就像一隻神奇的手,抹去了海水的屏障,澄清了眼角的翳霾。時光似乎逆轉了,隨著視線的清晰,沉船瞬間變得嶄新。陽光普照,人聲嘈雜……
在老年露絲的敘述聲裡,全體觀眾跟著鏡頭回到了一百多前——1912年4月10日那個晴朗的日子,眼前是即將啟航的泰坦尼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