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沁檸見夏紗沫回的客氣,揮了揮手,嘟著嘴巴說道:“他就不用說了,和小兮一樣都是妖孽……我都習慣了!”
聽到許沁檸提到蘇虞兮,王鷗也忍不住感嘆道:“難怪兩兄妹這麼招人喜歡,實在是他們家的基因太強大了……對了,曉羽,怎麼沒看你妹過來霓虹啊?”王鷗最後一句話說完就知道糟糕了,剛才他的問話沒有經過大腦,直接就從嘴裡冒了出來,報紙雜志將“上河”的控制權之爭都扒的皮都不剩了,大部分媒體都說程曉羽和蘇虞兮因為蘇家的原因生了間隙,雖然這並不是真相,卻是最像真相的報道。
雖然王鷗並不覺得蘇虞兮和程曉羽兄妹的關系如此不堪一擊,但是見程曉羽似乎從來沒有在嘴裡提起過蘇虞兮,也覺得事情不對,於是從來沒有問過兩兄妹到底怎麼了,這一刻只是許沁檸毫不介意的提起了蘇虞兮,王鷗一時間腦子沒有轉過彎,於是這個問題便脫口而出了。
夏紗沫剛開始還在捂著嘴笑,聽到王鷗的問題也呆了一下,其實這個問題她也憋在心裡很久了,但一直覺得這是程曉羽私事,加上她也不想在傷口上撒鹽,於是從來也是避而不提。
許沁檸則是知道一部分真相,但她並不方便多說什麼。
這個問題問出來的一瞬間,保姆車裡的氣氛稍微有點詭異的沉默了一瞬,在程曉羽還沒有出聲的時候,陳浩然先頗為冷淡的插嘴道:“你們先別說話,讓我接下的莫靈殊的電話……”
於是緊繃的氣氛馬上就鬆弛了下來,伊集院靜美也覺察到了這一刻的氣氛的與眾不同,但這時她並沒有多想,等陳浩然打完電話,立刻幫程曉羽轉移話題,她帶著好奇問陳浩然道:“是陳君的女朋友麼?”
陳浩然只是搖頭,而王鷗卻點頭笑道:“這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伊集院靜美其實並不太關心是不是陳浩然的女朋友,於是笑道:“有機會的話一定要來霓虹看煙花,我覺得情侶這一生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到霓虹來參加夏季的煙火大會……當然跨年的煙花也不賴。”
“你們要知道春天櫻花,夏天煙火,秋天紅葉,冬天白雪,這便是霓虹四季之景。每年夏季的七月和八月的每個週末,我們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煙花大會,算起來會超過300場。”
“煙花我們華夏也多哦!劉陽不就是煙花之鄉嗎?”王鷗有些不以為意地說道,此刻所有人耳邊都已經傳來了隆隆的煙火炸響的聲音。
伊集院靜美笑道:“我做過一期專門說煙花的節目,我們霓虹的煙花和你們華夏的不太一樣!放煙花雖然是霓虹從華夏沿襲的傳統文化之一,但不同的是我們霓虹還衍生出了‘煙火師’這一職業的,甚至還有專門的‘煙火師’比賽,音樂焰火式打法,禮花彈、單排、組合煙花、特效煙花,這些是你們華夏工廠批次生産的煙火不能比較的,和機器不一樣,這些由衷熱愛的‘煙火師’。是用‘心’在創作煙火。”
此時已經過了十二點,跨年煙火早就已經開始了,拐過一個街角,越過高樓大廈的阻隔,車上的視野一下變的開闊,程曉羽他們此時都能看到在空中綻放的煙火,空中還飄著白色的雪花,東京輝煌的夜色成為了背景,連續施放的煙火照亮了東京港,讓人感覺到了熱切的跨年氛圍,置身於如同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景之中,每個人都似乎身處芬芳的潮汐之中,情緒明亮了起來。
於伊集院靜美而言,這些璀璨的煙火在夜空中瞬間炸開然後消失的情形,就像短暫即逝的櫻花一般,象徵著純粹與無常,高雅與燦爛。當煙火的炮聲打響夜空,就像吹起希望的號角,那在天空中熊熊燃燒的圖案,從初綻到盛開,迸裂的熱情與美感,徹底燃燒著自己短暫的生命力!
看著玻璃窗外,在雪夜裡騰空而起的各種煙火,伊集院靜美問了程曉羽一個很早就想問的問題:“曉羽君,對你來說來音樂是什麼?”這個問題在專題採訪的時候,伊集院靜美就想問,但是最終沒有問,她想在程曉羽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答案,然而她發現自己還是不能夠瞭解程曉羽。
“音是什麼?”伊集院靜美這樣的問題問出來,一車人都在看著程曉羽,等著他的回答。
其實在聽完聽完夏紗沫唱完《雪の華》的時候,程曉羽的腦子裡回蕩的也是這樣的問題。他轉頭看著窗外,玻璃窗上還這美麗夜景的倒影,他用有點飄渺的聲音說道:“音,音樂是遵循邏輯的聲音組合與排列,而音樂與其他藝術的本質不同就在於音樂是意志的直接體現。
藝點來說:音樂之於聲音,好比理數之於實數,詩句之於文字,繪畫之於色彩,相愛之於相識……是心髒的跳動,是血液的流淌,是荷爾蒙的勃發,是安穩的呼吸……是混亂、觸動、感性之中所産生的奇跡,是一剎那,感覺靈魂會被擁抱。”
說完之後,他又轉過頭來,看著坐在前排側對著他的伊集院說道:“其實我如果不做音樂,可能根本都不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音樂是什麼,就如同問自己,對你來說活著是為了什麼一樣。
我們知道自己活著,聽著音樂,或者做著其他有意義的事情,很多時候都不在意其中的本質內涵,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活著,活著就足夠了,並不會追問自己為什麼要活著,死亡需要理由,活著並不需要。
音是什麼?這個問題有沒有必要想清楚?把這個問題擺在任何人面前,也許都會迷茫,但其實每個人或許都想知道自己的答案,就如同我們想知道,我們為什麼活著一樣。
其實這兩個問題雖然多多少少有些聯系,本質上的意義卻不同,人為什麼活著,注重人的遠端與意義,而音樂是什麼,是很現實具體的生活的一部分。
剛才聽suer唱歌,我就想過這個問題,音是什麼,音樂、音樂,它分為‘音’,和‘樂’,‘音’,自然之音,‘樂’,人的情緒感受,兩者相結合才被稱作音樂,拋棄了任何一個,都不叫稱之為音樂。
也許對大家來說,它是一種思想情感的表達,我們可以歌唱友誼,流露出朋友之間的友誼,它是社會生活的藝術,一種文化,一種追求,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比如山歌、民歌。它也是一種理解,思想和價值觀的傳承,比如我們華夏的國歌,傳遞敢於犧牲的品質,不忘民族的曾經遭受的苦難。音樂它也是一本書,書的理解是作者和讀者的交流,音樂就在於作曲者,寫作者和傾聽者的交流,那麼聽一首歌,也是在看一本書,讀一個人的人生與思想。”
程曉羽稍微停頓了一下,在漫天炸裂的煙火下面,輕輕地說道:“但對我來說,音樂是我不可迴避的人生使命,也是一種溶入血液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