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蘇虞兮展開黑色翅膀的那一下,我真是頭皮發麻啊!黑暗的美麗、殘酷的壯觀、音樂搭配著爆炸,真他麼的爆炸就是藝術啊!”
“這首歌曲使用了五種語言,日語、英文、德語、中文、拉丁語,為程導演強悍的語言能力贊一個。”
“有些句子由幾種語言組成,大家不要被語言限制,能自己感受音樂,猜測破碎的歌詞目的也是如此,給人開放自由的想象,所以請不用太過糾結歌詞,好好聽歌吧!只是一首反戰歌曲如此之燃,合適嗎?”
“有誰看出來,在後面那個穿著黑色t恤,打架子鼓的就是程老師?沒看的趕緊去看,帥炸天!”
“有人說最後一首歌叫做《核爆神曲》,求程老師解惑!”
……
第二天世界各大媒體也是大篇幅的報道這次震撼人心的晚會。
《上海日報》頭版頭條:“昨夜g20晚會上演華夏時刻,最美上海震撼世界!”
《環球時報》頭版頭條:“盛大輝煌的g20晚會,不僅僅美哭了世界,更震撼了世界!”
《華夏日報》頭版頭條:“驚豔世界的上海,震撼世界的華夏!”
英國《泰晤士報》頭版頭條:“事實證明,玩大場面,還是華夏最厲害,昨夜的g20晚會,華夏人又給美國佬上了一課,當然順便還有我們國家的奧運籌備委員會。”
美國《華盛頓郵報》:“華夏高舉反戰旗幟,借g20晚會向奧馬爾發飆”
法國《法新社》:“今天g20峰會或許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首日會議上沒能爭取到的東西,也許因為一場震撼人心的晚會而改變,這就是藝術的力量!”
德國《每日新聞》:“演出使用大量技術手段,結合華夏傳統藝術,呈現了精彩的水上歌舞以及黃浦江周邊美景,湖面上的《天鵝湖》芭蕾舞表演將東方與西方文化連線在一起。而最後的neage音樂則讓這場晚會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這一次的晚會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隨著《戰爭與和平》影片在國外的熱播,全球各地的反戰聲浪也愈演愈烈。
“恐懼在腦海侵襲,絕望在現實逃避
不敢回憶,一滴一滴,失去最後的勇氣
呼喚和平的聲音,軟弱無力,一輪緋紅的月伴著日落升起”
美國《時代週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就是蘇虞兮在唱到《aiez》的中文歌詞時候,三維投影投射出的蘇虞兮巨大的黑色羽翼的瞬間。這首由程曉羽稍稍改編過歌詞,德、日、英、華、拉丁語五種語言組成的《aiez》和以及《戰爭與和平》完整版已經火遍了全球網路,不僅僅在華夏,在美國和歐洲最大的影片網站優圖網,日本的尼克蛙還有韓國tvpod點選率在一個星期之內都已經過億。
在華夏甚至有外國人收看《戰爭與和平》的驚訝表情的影片集錦,而程曉羽的“細語”還多了不少英文版使用者的關注。
這個影片對自詡為自由世界的美國,殺傷力最大,最新民調顯示,奧馬爾支援率已經跌至了歷史最低位置,僅僅只有百分之四十八,就這項資料而言,奧馬爾在目前在世的歷屆美國總統中排名倒數第一。
而隨著影片熱播,世界各地的反戰示威遊行不斷,尤其是美國,在好萊塢明星,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著名的反戰鬥士本澤明的帶領下,數十位演藝圈的明星彙集上千群眾,高舉著標語“don&039;t生ar”前往位於紐約的聯合國安理會,把一個星期以來透過網路收集到的幾百萬人的反戰簽名請願書遞交了上去。
本澤明在聯合國安理會大廈門前,在上百名記者前面痛批奧馬爾無視民意,在伊拉克戰爭之後又一次將美國拖入戰爭的泥潭,並嘲諷說“美國是世界最自由民主的國家”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
除此之外在華夏、歐洲、日本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戰集會,美國迫於重重壓力退出了利比亞空襲,但其實也是因為利比亞大局已定,歐美勢力暗中支援的反對派武裝在八月底已全面控制的黎波裡,已經開始清除市內卡紮菲殘餘部隊。
反對派全城搜捕卡紮菲,並排除其離開利比亞的可能。8月25日,反對派宣佈佔領象徵卡紮菲政權的阿齊齊亞兵營,從此利比亞開始正式進入後卡紮菲時代。
程曉羽雖然並沒有在網上發表什麼言論,卻因為這次晚會最後編排的節目,被認為是抹黑美國,成為了美國主戰派的眼中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