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柴的、賣乾貨的、賣冬菜醃菜的,也都把貨給賣光了,還得了不少訂單。
訂單最多的是賣柴的。
別瞧不起賣柴的,這可是重要資源,家家戶戶燒水做飯都要用到柴火,還有不少人拿柴當禮物送。
所以賣柴的攤主已經租車趕回家,要去收柴運來高價賣了。
而因著泰豐鎮賣得出去貨,越來越多的人拉貨來這裡賣,再加上客商們來運色湯,泰豐鎮新大街至薛家庫房這一片,當真興旺得堪比縣城。
那一群裡長帶著年禮來到泰豐鎮時,差點沒被泰豐鎮的興旺驚掉下巴。
“這這這是泰豐鎮?是又窮又沒勢力到被塞災民落戶的泰豐鎮?!”
有本事的鎮子不會讓災民落戶。
“當然是泰豐鎮。這裡是新大街,老街在司吏坊那邊,你們還得再往前走個兩刻多鐘。”呂家巡邏隊的人過來說,又問:“諸位都是幹啥的?咋一大群人過來,是來賣藥材的?那往新大街裡頭走,半街處有個崗哨,你們拿戶籍登記就能進去。”
大收藥材的勢頭是過去了,但秦家還在收藥材,以方便那些訊息滯後、急需賣藥材過年的窮人家。
“你是呂家子弟?我們找你們呂里長,就是你們的族長。”說話的里長挺挺腰板子,道:“我是東旭鎮的張里長,你們族長婆子就是我們張家集的。”
只是呂婆子不姓張,而是張家集的方氏女。
“您先等等,我去給您通報一聲。”巡邏的呂家子弟撒腿跑去找巡邏隊的隊長呂三爺,告訴他:“三叔,你外祖家的村子來人了,自稱張里長,帶了一大群人來,還拉著幾車禮物,可我瞧著不像是好事兒。”
同村不同姓的里長突然跑來找人,還提著重禮來,一瞧就是來求辦事的。
需要用重禮叩門的事兒,豈是那麼好辦的?
“小子,挺機靈。”呂三爺誇了一句,道:“去穩住他們,我去找我爹。”
“誒。”巡邏小子急忙跑回去,穩住那群裡長。
呂三爺回家之前,先找了兩名呂家子弟,讓他們去司吏坊通知關書吏。
因此呂族長還沒來,關書吏就先到了,看著那二十幾個里長,只覺得他們拍馬屁都趕不上熱乎的。
“諸位里長遠道而來,先去司吏坊坐坐吧。”
里長們臉色有點綠,我們不去行不行?
不行。
關書吏讓有餘把華總旗喊來了。
華總旗帶著十名將士過來,里長們嚇得急忙往司吏坊奔……我們跟你走還不行嗎!
華總旗帶著將士跟去了。
聽完他們的來意後,華總旗道:“秦家不愛欠人人情,但我們西北軍不怕,這年禮,我們西北軍就收下了,感謝諸位里長們送禮慰勞將士們。”
“行禮!”
十名將士立刻起身,齊齊拔刀,行了一個軍禮:“感謝里長們體恤將士!”
一群裡長嚇成鵪鶉,不想把年禮給他們,可又怕他們的刀子不講情面。
沒辦法,只能強笑著道:“軍爺們幫咱們剿匪除細作,勞苦功高,我們身為本縣裡長,送點年禮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