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同意,薛追就不賣貨給他們,還說了會直接把貨拉去首府,再以首府為中轉地,將新喜燭賣往大魏各地,根本不愁賣的。
他們能咋辦?
只能答應。
他們還生怕以後買不到新喜燭,死命要跟薛東家簽下兩年的契約:“兩年,必須籤兩年……兩年哪裡長了?眨眨眼就過去了,一點都不長!”
薛東家一臉為難,最終勉強答應:“成,那就籤兩年吧。”
雜貨鋪的掌櫃們歡喜不已,趕忙跟薛家商行簽下契書。
拿到契書後,還覺得自己可真會談判,硬是將這大火大利的買賣給談下來兩年,兩年!
要是他們知道貨郎的進貨價是五十文錢一對新喜燭,怕是得當場氣死。
“薛東家,我們明天午後就要拉第一批貨走,你可得去催催秦家,一定要拿出貨來啊!”臨走前,雜貨鋪掌櫃們還連連交代著,就怕明天拿不到貨。
薛追笑眯眯:“放心放心。”
雜貨鋪掌櫃們這才離開,不過沒回縣城,而是在鎮上住了一晚,又給泰豐鎮增加了進項。
他們走後,薛東家才跟劉貨郎他們談。
劉貨郎他們倒是不介意被雜貨鋪掌櫃們插隊,也不介意晚三天拿貨,更不介意簽下貨品擔責書。
劉貨郎他們去雜貨鋪拿貨,也都會籤這樣一張宣告。
雜貨鋪的掌櫃是這麼說的:你們走南闖北,誰知道貨品會不會被人動手腳?萬一被人動了手腳,出了人命問題,反過來糾纏我們鋪子,我們鋪子豈不是冤枉死?
所以想拿貨,都得籤。
但這一回,劉貨郎他們簽得萬分高興,只因薛東家告訴他們,給他們的貨價比雜貨鋪的便宜了四文錢。
“你們自己知道就行,別往外說,不然我們商行不好做。”
一句話,貨郎們是感激涕零,又發誓保證,不會說出去後,才告辭離開。
薛東家也給了賈老爺三車貨,給的最低賣價,四十八文錢一對。
賈老爺很高興,當即就讓下人先駕車把新喜燭送回鄰縣。
又感慨:“秦家當真不是一般人,薛東家亦是能人。”
這兩家合力,是把整個東北州,不,是把大魏的很多陳規都給打破了。
又可惜賈祥今年的課業太重,沒啥機會來泰豐鎮。
不行,下次進貨,必須把祥哥兒帶來,讓他再跟秦薛兩家養養情分。
……
新喜燭的買賣,從六月十幾日,一直大賣到六月二十八日,熱度才慢慢減弱。
二十九這天,薛東家來了秦家盤大賬。
先算了新喜燭的賬目。
“一共賣了三萬對,毛利是一千九百五十兩。”
“秦家佔三十文一對,得利九百兩。”薛東家知道秦家喜歡銀子,直接給了銀子:“九百兩,秤一秤。”
等秦家秤完銀子,簽名,了結了新喜燭的賬目後,薛東家感慨道:“新喜燭的買賣,當真做得。如今已經有不少鋪子來向我定壽字燭、福字燭。”
辦啥喜事,拜啥祖宗都得來一對紅燭,且紅燭很能存放,可以遠銷大魏各地,等徹底開啟市場後,新紅燭的盈利,不會比新染料少!
薛東家再次誇當初的自己……可太有眼光了,只一個打眼,就讓他給薛家撿到一尊財神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