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母擔心兒子,對姚彩玲說,“下午你去了公社,給他打個電話……”
姚彩玲,“我不打。”她主動打電話,倒顯得她上趕著去求他回家一樣。
他不回家也沒啥,只要他月月上交工資就行了。
顧母掛念兒子,姚彩玲又不肯給顧海洋打電話,顧母實在沒了辦法,只好去找程立陽,把情況跟程立陽說了,“都半個月了,海洋連個信兒都沒有,我心裡不安生。”
顧母心裡是慚愧的,她覺得沒臉來求程立陽。
可除了程立陽,她也實在想不???起來還能找誰。
程立陽倒是跟以前一樣,一口答應了,“明天我去派出所,他們都是一個系統的,肯定知道海洋現在在忙啥。”
顧母千恩萬謝的走了。
出了程立陽的院門,眼睛就有點發酸,以前海洋跟立陽多好,跟親哥倆兒似的,現在咋就這麼生分了?
吃過飯,丁苗去上班,程立陽先去了程金石家,跟程金石說了,程金石還挺高興,“這可是給咱大隊長臉的事,你只管去,民兵隊有天亮頂著,涼茶廠現在勝利也能頂上,真有啥事,你回家了再問你。”
程立陽回了家,拿出一堆電子零部件,對東東說,“不是想要發電機?”
東東眼睛一子亮了,立馬屁顛屁顛的跟在程立陽身後。
上午程立陽送丁苗去醫院,然後拐到了陳學軍家。
陳學軍在無線電廠上班,是廠裡的技術員,今天他歇班,大早上就熱得坐在院子裡啃西瓜,看到程立陽來了,招呼他吃西瓜,“在井水裡冰了一夜,可涼了。”
程立陽拿了一塊,一邊吃一邊跟陳學軍說,“一會兒你教教我咋做發電機,最簡易那種,只要能帶動個小燈泡就行。”
陳學軍樂了,“咋突然想做這個,不會是想跟我搶飯碗吧?”
他們這一幫子人,屬程立陽腦瓜子最好使,不管做什麼,都是一點就透,動手能力也強。
所以程立陽在他們這幫人中威信最高,他們也都聽他的。
說程立陽跟他搶飯碗,也只是開個玩笑。
程立陽,“東東想要。”
陳學軍很是無語,“你可真有耐心,還哄小不點。”
娃兒偶爾逗逗還行,讓他哄娃玩兒,他可沒那個耐心。
說歸說,吃過西瓜,還是開始教程立陽,“我先給你講講原理,東西我家裡也都有,一會兒我給你找找。”
講了一遍程立陽就懂了,陳學軍家裡東西也齊全,翻箱倒櫃的給程立陽都找了出來,“大瓦的燈泡肯定是帶不起來,不過帶手電筒裡的燈泡絕對沒問題。”
把電子零配件拿回家,父子兩個鼓搗了一下午,還真做出一個簡易的發電機,程立陽把手電筒裡的小燈泡擰下來,裝到了發電機上,一按開頭,小燈泡亮了。
東東興奮得臉都紅了,丁苗下班回家,就給迫不及待的給丁苗看,“娘,我跟爹做的。”
驕傲又得意,“娘,等我長大了,我要做個大的發電機,能帶動電風扇。”
丁苗想起來書裡寫的,顧德傑當兵後,是文武全才,武能帶兵,文能創新搞發明,他是個電子迷,建立了一支電子部隊,在某次對外戰爭中,這支電子部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用電子對抗手段,對敵軍的無線電指揮通訊進行了強有力的幹擾壓制,使敵軍的通訊完全陷於癱瘓狀態,對那次戰爭的勝利取得決定性的作用。
書裡寫的都是顧德傑,可現在完全反過來了,喜歡電子的是東東,而從顧德傑身上,她沒有發現一點兒苗頭。
跟書裡寫的竟是完全不一樣。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