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嘛,拼的是經驗,資歷,看看來參加研討會的醫生就知道了,歲數越大,醫術越好,聲望越高。
丁苗進了會場,找到自己的位置,正要坐下,右手邊一個上了歲數的醫生攔住她不讓她坐,“同志,這裡是參加研討會的醫生的座位。”
丁苗,“我就是來參加研討會的。”
那個醫生懷疑地上下打量她一番,“你邀請信給我看看。”
丁苗只好又把邀請信和介紹拿出來給他看,他竟然看的比工作人員看的還仔細,看完就還給了丁苗,卻還是懷疑丁苗,皺著眉問,“你不會是偷拿別人的邀請信吧?”
他是咋看丁苗都不象是個醫生。
先不說年紀,太小,看著也就二十露頭,放眼整個會場,除了丁苗,其他來參加研討會的醫生,年紀最小的至少也有四十多歲。
除了年紀小,再一個就是長的也太漂亮了,而且還打扮的花村招展的,看穿衣打扮就不象是個醫生。
今天來開會的也有女醫生,哪個不是樸樸素素的,那才是一個女醫生應該有的樣子。
看丁苗這樣子,心思八成都花在穿衣打扮上了,哪還有心思去鑽研醫術。
所以他合理懷疑丁苗就是偷了受邀人員的邀請信,然後跑過來湊熱鬧的。
醫學是一門嚴肅的學科,由不得年輕人來胡鬧!
這下丁苗不,“你該去掛個眼科。”
邀請信和介紹信上都寫的是“丁苗”,他卻懷疑丁苗是偷拿了別人的邀請信,可不得去眼科看看眼睛是不是有了毛病。
這次來參加研討會的,都是各個大醫院來的有名望的醫生,在醫院都是被人捧著的,就都有點心高氣傲,結果丁苗不光不捧著他,還嘲諷他眼睛不好,李秋田臉上就有點掛不住,批評丁苗,“你這個女同志,說話怎麼這麼難聽,你這麼年輕,還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滿會場就沒你這樣的,你說是來參加研討會,我懷疑你也很正常,你解釋清楚就行了,怎麼還嘲諷人?年輕人,未學醫先學德,缺德者,不可予之學。”
他說的最後一句,是《武德訓》裡的一句話,原話是這樣的,“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予之學。”
《武德訓》原本是教導習武之人用的,是說習武的人,在學武之前要先修德,不然仗著自己有功夫在身,動轍跟人打鬥,或是仗武欺人,這就是失了德行。
李秋田大約覺得她什麼都不懂,所以把《武德訓》裡的這一句,改了改,用來訓丁苗。
卻不知道丁苗早就對這本書倒背如流。
畢竟他們師門也是習武的,《武德訓》也是必背的文章。
丁苗覺得有必要糾正他一下,“你背錯了,而且也用錯地方了,這段話原本是用來講武德的,原話是‘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予之學。’,我只是個醫生,我不練武。”
剛才李秋田說話聲音還挺大的,周圍的人都朝著兩人這邊看。
李秋田想著丁苗這麼年輕,肯定是啥也不懂,所以故意掉書袋子,讓丁苗當眾出醜。
結果丁苗不但知道這句話的出處,還當眾指出他背錯了,而且還指出,這句話是講武德的,他卻對著一個學醫的說。
李秋田鬧了個大紅臉,越發覺得這個年輕人沒禮貌,“天下學問是一家,你老師都沒教過你嗎?”
丁苗覺得這個人有點倚老賣老,她不想理他了,便沒接他的話,在位置上坐下了。
李秋田冷哼了一聲,“一代不如一代。”
話音剛落,就看到省衛生局的李局長朝著這邊走了過來,李秋田站起來跟李局長打招呼,“李局長。”
李局長是認識李秋田的,跟李秋田握了握手,然後看向丁苗前面放的名牌,有些驚訝,“你就是丁苗丁醫生?”
丁苗站起來,“我是。”
李局長笑道,“真沒想到丁醫生這麼年輕有為,歡迎丁醫生來參加研討會。”
說著熱情的跟丁苗握手。
楊院長跟他討要名額的時候,光跟他說丁苗的醫術有多高,針炙更是使的出神入化。
光聽楊院長描述,他一直以為丁苗是個老年人,至少也得是人到中年。
結果看到真人,才知道竟然是這麼年輕一個小姑娘。
這也太年輕了點。
雖然他相信楊院長不會騙他,可看到丁苗,心裡還是犯嘀咕,不相信丁苗象楊院長說的那麼高。
也許是楊院長是想給她一個學習的機會,所以誇大其詞了。
不過楊院長對丁苗還是有些好奇,也是想試試丁苗的深淺,便跟丁苗多聊了幾句,聽丁苗說她以前是個赤腳醫生,還誇丁苗是紮根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