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坐實了姚彩玲是做了件好人好事。
姚彩玲怕旁邊的人說閑話,說完剛才那句話,就趕緊對老太太說,“老人家,我扶著你,你看看能不能站起來,你慢點。”
老太太已經沒事了,扶著姚彩玲站了起來。
姚彩玲又對老太太說,“你家住哪兒啊,我送你回去吧,你這一個人,怪叫人不放心的。”
老太太說她家住在前面奔流街。
老太太對姚彩玲一口一個恩人,姚彩玲也不反駁,剛才質疑姚彩玲是不是醫生的婦女不答應了,“大娘,是站你後邊兒的姑娘救了你,你咋一直管她喊恩人?”
另一個婦女接話,“她說你是腦缺血,不讓動,幸虧人家姑娘沒聽她的。”
……
姚彩玲溫聲道,“我也沒說是我救的。”
“那你也沒反駁啊,明明人家姑娘救人,你還攔著不讓救。”
丁苗,“她說的也有道理,不清楚病人得的是啥病,最好是不要亂動,叫醫生過來,而且就算是知道病人是卡痰了,不是學這個的,也不要隨便就給她拍背。”
丁苗覺得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畢竟看到老人摔倒,一般都會下意識的去攙扶,這樣很可能會好心辦壞事。
或者覺得老人是被痰卡住了,然後象她這樣給老人拍後背,想著把痰拍出來了老人就沒事了。
其實她剛才給老人拍背的時候,看著象是亂拍的,其實拍的都是xue位。
如果不懂人體經絡xue位,拍後背是沒有用的,只會延誤病情。
姚彩玲沒想到丁苗會幫她說話,有點意外。
不過也沒吭聲。
反正只要她跟丁苗在一塊兒,她就秉持一個原則,少說話。
倒是老太太,知道自己弄錯了救命恩人,怪不好意思的,又拉著丁苗說了好些感謝的話。
楊院長見人沒事了,對姚彩玲說,“你把大娘送回去吧。”
姚彩玲是護士,晚去一會兒沒啥,丁苗不行,晚去一會兒,診室門口就得排長隊。
姚彩玲扶著老人走了,一邊走還一邊安撫老太太。
楊院長:是個合格的護士,就是功利心忒強了點。
育紅班比小學開學要晚一些,小學都開學一個星期了,育紅班才開學。
第一天上學,東東就惹了事。
跟人打架了,還不是跟育紅班的孩子打。
現在育紅班的孩子都唯東東馬首是瞻,基本上都聽他的,所以基本上是不會有人跟他打架的。
跟他打架的是外面的孩子。
育紅班有個後院,不大,被分成一格一格的,都種上了莊稼。
種莊稼不是為了吃,是用來教育孩子的,算是一個小小的教育基地。
在育紅班上學的孩子,父母基本上都是醫院的職工,家就在公社,很少下鄉,也就不知道吃的糧食是咋來的,所以育紅班就在後院開闢出這麼一塊田地,讓孩子親自參與種莊稼,親自參與了,就會知道農民伯伯種莊稼多麼辛苦,才會愛惜糧食。
除了莊稼,牆角也種了些花草,平時也都是孩子們親自管理,澆水,施肥,鬆土,所以孩子們都是很愛護的。
吃過中午飯,東東領著一幫孩子在後院玩,帶他們的老師看孩子們都乖乖的跟著東東除草,想偷個懶,就去辦公室歇著了,結果就出事了。
育紅班有圍牆,一人來高,育紅班的孩子都小,爬不出去,可外面大點的孩子能爬進來 。
5個八九歲的孩子就翻牆爬進來了,看沒有老師跟著,東東他們又小,就欺負他們,去掐牆角開的花。
東東,“不許掐花!”
大孩子,“就掐!”
說著就把那些開的花都掐了下來,然後當著孩子的面把花朵都撕碎了。
不光掐花,還把花棵子踩了個稀巴爛,一邊踩一邊起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