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臨時工不在編,有活就拿錢,沒活就一分錢沒有。
至於門檻,沒有,只要願意,誰都能報名,考試透過就行。
考試也不難,畢竟是臨時工,粗通點醫理知識就行了。
不過就這個要求就能難住一大批???人,普通百姓,認識字的人都不多,更別說醫理知識。
真懂醫理知識的,不是醫生就是護士,人家也看不上這臨時工。
所以醫院這次招臨時工,倒象是給她量身定製的,她幹過護士,考試也難不住她,很輕松的就透過了考試。
她剛到醫院不久,就聽說了醫院要辦赤腳醫生培訓班,她覺得這又是個機會。
顧海洋是個木頭腦袋,是指望不上他幫著開後門,姚彩玲就自己去找醫院院長,打的是顧海洋的旗號。
“李院長你好,我叫姚彩玲,是咱們醫院的臨時工,我愛人叫顧海洋,在公社派出所上班,我聽說咱們醫院辦赤腳醫生培訓班,我也想參加,想跟著多學點知識,以後照顧病人的時候,也能幫護士多分擔點。”
李院長認識顧海洋,還以為是顧海洋不方便出面,所以讓姚彩玲過來跟他說。
顧海洋是派出所的紅人,李院長得賣他個面子,再加上覺得姚彩玲想參加培訓班的理由也說得過去,就同意了姚彩玲參加培訓班的學習,不過跟別的赤腳醫生不一樣,她是旁聽,有活了還是以幹活為主。
姚彩玲都答應了,只要給她這個機會,她就能緊緊抓住改變自己的命運。
她又不笨,她就不信她能一直被丁苗比下去。
跟丁苗比起來,她有優勢,上輩子她是正經醫學院畢業,又在三甲醫院幹過將近十年的護士,經驗豐富,她覺得以她的水平,就是讓她當醫生,她也能當好。
這就是姚彩玲出現在赤腳醫生培訓班的原因。
丁苗並不關心這個,找了個位置坐下了。
只要姚彩玲不作妖,她完全無視姚彩玲。
第一天給他們上課的,是李院長。
李院長從醫多年,經驗豐富,課也講的通俗易懂。
當然,李院長是西醫,他講的都是西醫醫理。
丁苗聽的很認真,她是中醫,但並不排斥西醫,相反,她覺得西醫的很多醫理,中醫也可以借鑒。
而中醫的一些醫理,也可以彌補西醫醫理的不足。
李院長上一會兒課,便舉出一些病案給大家討論,丁苗都積極參加討論,而且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李院長很贊賞她,“丁醫生的看法很獨特,連我都沒有想到,這很好,希望我們大家都能象丁醫生這樣,勤于思考,學習是無止境的,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斷進步,當然了,姚彩玲同志的發言也很好,她雖然只是個臨時工,但她的醫學知識很豐富,聽姚彩玲同志講,她是跟著她們大隊一個老醫生學的,她的話讓我很欣慰,同志們,我們國家的醫療水平還很落後,想要改變這種現狀,靠的不光是醫學專家,還要靠你們這些最基層的醫療工作者,希望你們都能象丁醫生和姚彩玲同志這樣,對醫療事業有興趣,有動力,紮根基層,為我們國家的醫療事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姚彩玲的掌聲最響,還站起來向李院長表態,“李院長,我一定牢記你的話,多向你們學習,多掌握醫療知識,為我們國家的醫療事業貢獻出綿薄之力。”
丁苗想了半天,也沒想到姚彩玲是跟著哪一個老醫生說的。
蓮花大隊就七爺爺當過醫生,不過七爺爺歲數大了,眼睛也不好使,早就不給人看病了,他的醫書也都給了她,就她知道的,七爺爺沒有教過姚彩玲。
韓京生就更不可能了,姚彩玲是想跟著韓京生學醫,可她沒透過韓京生的考試。
那她是跟誰學的?
丁苗覺得奇怪,就問出來了,“姚彩玲,你是跟哪個老醫生學的?”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