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新官上任三把火。
永承帝作為一個登基好幾年,卻始終沒有實權的少年天子。
如今終於拿到了象徵著帝國無上權利的傳國玉璽,背後終於沒有了那個聽政的女人,他頓時有種大權獨握的感覺。
作為一個男人,作為一個從小接受皇帝教育的人,他骨子裡有著強烈的指點江山、掌控天下的想法。
他、終於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了! 永承帝彷彿一座積壓已久的火山,總算有了噴湧的機會,他的那種急切、那種渴望,簡直不要太強烈。
親政後,永承帝的第一把火,燒向了鹽政。
呃,這本身沒有什麼錯。
不說皇帝,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政事堂的大佬們也一直都在討論這個議題。
鹽鐵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一直以來都應該是朝廷掌控。
但,過去的幾百年裡,世家勢大,而王朝更疊頻繁。
似鹽田、鐵礦這樣的資源,都被世家以及各地豪族瓜分、霸佔。
先帝一統江山,建立了大淵朝。
他登基後,就曾經想把那些鹽田、鐵礦收歸朝廷。
先帝會那般抗拒世家,想盡辦法的分化、打壓,不僅僅是最原始的“仇富心理”。
除了不滿世家壟斷朝堂的人事任免權之外,更多的也是為了這些資源。
只是,世家綿延幾百年,盤根錯節,勢力龐大。
在民間的影響力,也幾乎要超越皇家。
先帝哪怕是開國之君,手裡握著數十萬的精兵,也無法撼動世家的根基。
所以啊,在大淵朝,根本就沒有什麼“販私鹽”一說,因為全天下的鹽都特麼的是私鹽! 官府方面,窮得官衙都搖搖欲墜,卻也只能看著當地的世家、豪族們靠著賣鹽賺得盆滿缽滿。
那時,先帝就想過整頓鹽鐵,即便不能把所有的鹽田、礦山收歸朝廷,也要收取足夠的稅金。
可惜啊,他過世得太早,很多政令只是提出了一個概念,根本來不及執行! 何太後:……怪我咯?!如果不是你個渣男背信棄義,寵妾滅妻,我會冒著天下之大不韙而弄死你?! 永承帝作為先帝的好大兒,自然要繼承先帝的遺願。
所以,他從“何太後”手中拿回傳國玉璽之後的第一件政務,就是要整頓鹽務。
整頓鹽務,即便不能將鹽田收歸國有,也要抽取一定的稅金! 這是先帝的想法,永承帝一點兒沒改的全都拿了來。
這、本身也沒有錯。
朝廷稅收不足,而即便鹽田被世家霸佔,也該繳納一定的稅金。
但問題是,這樣的議題不該由一個剛剛親政的小皇帝提出來。
哪怕是政事堂,亦或是何太後提出,都比小皇帝更有公信力,也更能讓朝廷下上不至於反對太過。
永承帝? 哈,剛親政,半點功績都沒有,更談不上什麼威信。
他真以為拿著傳國玉璽,滿朝文武就都聽他的? “陛下,鹽務一事牽扯太多,不好急於一時,還請您仔細斟酌!” 三大輔臣的王源、趙爍沒有說話,反倒是最支援永承帝的馮壽站了出來,極力勸說著。
馮壽雖然是“反對”,但他是真的為永承帝考慮。
他不能讓小皇帝執著於這種明顯會出大紕漏的“改革”! 如果任由對方胡鬧,不只是會鬧出大麻煩,還會讓小皇帝本就沒有太多的威信跌落至谷底。
皇帝一旦失去了威信,他哪怕坐在那個位子上,也會被朝臣架空。
而某個權臣若是權勢太過,呵呵,前朝覆滅的例子就在眼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