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何曦雙目充血,一雙遺傳自原主的桃花眼裡幾乎要噴出火來。
他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很顯然,他在用僅剩不多的理智控制著即將崩潰的情緒。
雖然勉強控制住了,但他還是有滿肚子的詰問。
只是,不等他張開口,何甜甜就搶先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訓斥了一句:“大郎,你糊塗啊!” 何曦愣了一下,眼底的血色也褪去了些許。
糊塗? 他、他怎麼就糊塗了?! 他這才剛進門,啥啥都還沒幹,就是像往常一樣,隨口訓斥了妻子一句,怎麼就彷彿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大蠢事兒? 何曦抿著嘴,冷冷的看著親娘,他倒想看看,親娘還能說些什麼。
“你知不知道,郭家二郎要回京了?” 何甜甜熟知劇情,很清楚某些事情的發展。
何曦又是一愣,“郭二郎要回京?” 郭二郎是安康郡主的嫡親二哥,比她年長兩歲。
只是這些年,一直跟隨郭駙馬在西北練兵,已經十多年沒有回過京城。
而安康郡主呢,從小在皇宮長大,跟父親、兄長都不是十分親近。
但,再怎麼生疏,人家也是嫡親的兄妹。
做哥哥的好不容易回京城一趟,自然要來探望一下。
自家妹子要是過得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可問題是,安康郡主在何家過得並不好哇。
不說安康自己告狀了,就是她身邊的人忍不住訴說委屈,郭二郎知道了某些事,他頓時就會爆炸。
痛打軟飯硬吃的何曦一頓都是輕的,萬一把事情鬧到皇帝面前—— 何曦自詡是個有才華的人,他認定自己的前程都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
但他心底更清楚,大夏朝有才華的人多了去,不說加恩科,就是常規情況下,每三年就會有一個探花郎。
當今聖人登基也有二十多年了,只他在位期間,就有二十多個狀元、榜眼和探花。
不說別的地方,只翰林院、禦史臺這兩處,就有好幾個一甲前三名。
何曦剛從翰林院升遷進入到禮部沒兩年,所以,他很清楚那些曾經的同僚是怎樣的驚才絕豔。
你說你年輕,還有更年輕的。
你說你是探花郎,人家還有連中三元的奇才。
你說你儀表堂堂、才華橫溢,人家貌比潘安、出口成章! 人只有到了京城,來到皇城根兒,才知道天下的天才俊彥有多多? 這麼多的人才紮堆進入朝堂,有的人,真的只是曇花一現。
何曦一個探花郎算得了什麼? 在翰林院苦熬資歷,或是被下放到貧苦地方當縣令的狀元郎都有好幾個。
如果沒有安康郡主的下嫁,沒有皇家的青睞,沒有郭家暗地裡的保駕護航,何曦一個貧苦山村出來的窮小子,根本不可能有這麼順遂的仕途。
才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已經當上了正五品的京官兒,還握有實權。
而且,何曦還有望在年底大考的時候更進一步。
到那時,他就真正步入高官的行列,而不是那等不入流的小人物了。
外人都說何曦是靠著女人的裙帶關系,他憤怒,他還想方設法的駁斥。
但他惱怒的同時,也明白,他確實是沾了安康郡主的光。
他若做了對不起安康郡主的事兒,慢說皇家了,就是一個威國公也不會輕饒了他! 而何曦會放任自己的親娘百般磋磨安康,也是因為安康的親爹、親哥都在千裡之外的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