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指著直播後臺介面的其中一欄說:“先看看死者生前直播的收入情況如何吧。”
夏瑤也是這麼想的。
她還記得在死者進行直播的衣帽間內,有不少奢侈品鞋子和包包,還有很多名牌衣物,從那些衣服上來看,楊曉瑩的直播收入應該還不錯。
抱著這樣的想法,夏瑤開啟了收入狀態列。
然而,收入狀態顯示的情況讓所有人都感到疑惑。
“這…收入起伏有點大是怎麼回事?”負責記錄的同事抬著頭,臉色凝重地問道。
既然要查,那就要徹頭徹尾地查個清楚,是以夏瑤調取的是帳戶創始以來的收入記錄顯示。
帳戶收入狀態是以曲線圖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橫軸是月份,縱軸是收入金額。
在一共2年半的時間裡,收入從最開始的維持在一個幅度不大的中等水平,到慢慢降低趨近於0,再到最近2個月裡又開始恢複有收入的狀態,不過還是比不上1年多之前那種月入12萬的狀態,有時候只有幾百,有時候有2、3千。
夏瑤不知道這在主播裡算是什麼水平,不過她知道直播這件事情最基本的一個邏輯。
一個成熟的主播做出來之後,她的粉絲和流量是不會輕易降低的。
既然她能夠保證一個月收入有上萬塊,那麼至少說明有觀眾買她的賬。
能夠造成流量驟然降低的只有可能是主播自己放棄了,沒有進行直播,又或者是改變了直播內容,喪失了之前的使用者群。
夏瑤不瞭解這個直播平臺,但她覺得一般這種平臺都會對使用者進行行為分析,就像蘋果手機會在後臺記錄使用者使用螢幕的時間一樣,也是對使用者的一種反饋。
她直覺這個直播平臺應該也有這種功能,在頁面中搗鼓一番後,她找到了一個“直播資料分析”選項,然後點了進去。
事實證明她想的沒有錯,這個選項裡面的確記載了帳戶直播的時間和單次市場峰值,還有直播間觀眾流量資料分析。該帳戶在過去2年的時間裡是每天都在播的,並且每天的直播時長都有810個小時,直到楊曉瑩死亡的那一天。
而在收入降低的同一個時間節點,直播間的流量也在降低,最低一次直播間裡只有寥寥數人。
這說明楊曉瑩並沒有主動放棄直播,既然每天都在播,那導致流量變低收入減少的應該是她換了直播內容。
夏瑤的眼神落到了站在身後的總經理身上,問道:“你知道她的收入起伏為什麼會這麼大嗎?”
總經理悻悻的搖頭:“別看我,公司沒人幫楊曉瑩做方案,每次直播都是她和她的運營策劃的。”
言外之意是他不知情,作為公司的一把手,他需要做的就是看結果,不會管到小主播的頭上。
“那你們機構裡總有人幫助?????楊曉瑩進行對接吧?”梁瑞不耐煩地問道。
他就不信這麼大一個公司,難道真的把主播簽下來之後就什麼都不管了。
總經理心裡已經打好了推卸責任的腹稿,卻見夏瑤一個眼神掃了過來,原本到嗓子眼的話又打了個彎嚥了回去。
他現在是真的頭皮發麻,匆匆轉身過去抓了運營部的主管過來,指著對方說:“你們要問什麼就問他吧,這一塊都是他管的。”
夏瑤也不客氣,單刀直入問那個主管:“和楊曉瑩對接工作的是哪一位?”
主管眼神瞄向總經理,眼神偷偷請示,這是能說的嗎?
然而不等總經理給他回應,俞洪敏就擋住了二人黏糊到拉絲的視線。
眼前是一群警服筆挺的警察,主管覺得自己還是實話實說比較好,便老實回答:“是我們部門的呂米。”
夏瑤微微頷首:“讓他過來一下,我們問他幾句話。”
主管都不敢看總經理一眼,腳底抹油地跑了。
幾分鐘之後,一個穿著襯衫牛仔褲,帶著黑框眼鏡的男人出現在夏瑤幾人的面前。
忽略對方的拘謹和提防,夏瑤問他:“你就是負責和楊曉瑩對接工作的運營呂米?”
呂米點頭說:“嗯,請問你們找我有什麼事情嗎?”
“我們想問一下關於楊曉瑩直播的情況。”夏瑤簡單描述了一下他們所發現的問題。
呂米一聽說是打聽直播情況的,一口氣提到了嗓子眼。
沒有立即得到回答的夏瑤掃了呂米一眼,當看到他緊張到繃緊的唇角時候,眼睛眯了眯。
好端端的他慌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