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卷十荀彧荀攸賈詡xu)傳第十
荀彧,字文若,河南許昌人。少有王佐才之譽,多謀善斷,迎天子定都許昌,擒呂布,大敗袁紹,擱置恢複九州制,出奇襲攻劉表等等皆其謀劃,曹操賴其謀略得以稱霸北方。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陰欲晉爵為國公,時人詢問,與其扶助朝廷之意相悖,由此受到猜忌。於勞軍路上被扣留,因病留安徽壽縣,抑鬱而亡,享年五十歲,諡號敬侯。次年,曹操榮登魏國公。
荀攸,字公達,荀彧侄子。外表文弱而愚鈍,卻行事周密,智計百出。袁紹部將張郃來降曹洪,賴其信任方成。魏國初建時,任尚書令。鐘繇為其撰文稿,未成而先去,故其兵法奇策未傳於世。隨曹操討伐孫權,於路上去世。曹操為之哭泣。
賈詡,字文和,甘肅武威人。善謀明斷,先從軍閥,後順曹魏。曹丕稱帝時,為太尉。曹丕不採納其戰略,後致使曹軍江陵一役大敗。黃初四年223年六月甲申二十七日)去世,年七十有七,追加諡號肅侯。
卷十一袁張凉國田王邴管第十一
袁渙,字曜卿,河南太康人。外表好似溫和柔順,遇大事有擔當之責,為官清廉。魏國初建時,代理禦史大夫。時傳言劉備已去世,大臣們舉杯慶賀,獨其不參與。任職數年後去世,曹操為之哭泣。
張範,字公儀,河南獲嘉人。性情恬淡,好道家,常以病身辭去官職。後曹操由荊州返回,於河南淮陽二人相見,遂任命為儀郎,參丞相軍事,十分敬重他。曹操每次出征,都留下他和邴原,與曹丕同守後方。建安十七年去世。
故事:那一年,張範被曹操任命為諫議大夫,因病不能前往就留在了江蘇徐州。此後不久,他的兒子張陵與侄兒張戩jian)被賊寇抓獲了,張範急忙前去搭救。賊寇答應只能帶他自己的兒子回去,張範說侄兒最小,請交換一下帶侄兒走。賊寇認為他很仗義,就將二個小孩交還給了他。
凉茂,字伯方,山東金鄉人。少遍讀經典,謀思遠慮。初入朝為侍禦使,魏國初建時任尚書僕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任太子曹丕的太傅,後死於任上。
國淵,字子尼,山東沂源人。少篤學好古,為大學者鄧玄弟子。助曹操偵破誹謗建立魏國的匿名函。次年升任太僕,位居列卿之位。大約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死於任上。
故事:漢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國初建,曹操受到了各地無數匿名函的惡意誹謗,氣得暴跳如雷,找來國淵破案。從一引用少有人研究的《二京賦》詞句的函中,看出了端倪。他先派出幹將前往潛心求學,獲取筆跡後,一舉破案,由此威震朝野。
田疇,字子泰,河北玉田人。好讀書,善擊劍。助曹操殲滅烏丸三郡,又徹底肅清袁氏勢力,一代義士。214年去世於家中,年四十有六。
王修,字叔治,山東昌樂縣人。為官抑強扶弱,賞罰分明,深得百姓擁戴,官至魏國奉常。京城暴亂發生,他挺身而出,為國效力,深得群臣敬重。後病逝於任上。
邴原,字根矩,山東臨朐)人。少貧寒,十一歲失父,求學苦讀。建安十五年210年,朝廷初設徵事二人,他與山東平原人王烈被選任。以勇略雄氣見重於人,以守道持常獨立於世。212年冬十月,隨曹操征討東吳,途中去世。
管寧,字幼安,山東臨朐人,相傳為春秋戰國時代齊相管仲之後。身高一米八四,美須眉,一身傲骨,居家授徒,不屈從於權勢。曹芳正始二年,241年去世於家中,年八十四歲。
故事:漢末,少時與同伴華歆xin)在後院同席而臥,靜心讀書。戶外一高官熱鬧過市,歆棄書圍觀,寧讀書如故。良久,歆回後院讀書,寧觀之,言汝非我友矣,遂以刀割席。這就是成語管寧割席的由來。
卷十二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崔琰,字季珪,山東武城人。少木訥,好擊劍,尚武,雙眉濃重,胡須四尺長。魏初立任尚書,參與朝政。然不屈從權貴,受誹謗而被賜自盡,時人為之叫屈。
毛玠,字孝先,河南長垣人。品行淳樸,為世表率。初為縣吏,魏初立為尚書僕射。崔琰冤死後,面帶不悅被告發入獄。後雖得脫受黜在家,卻因鬱而死。
徐奕,字季才,山東沂水人。初避亂江東,受孫策禮遇不就,更名潛回。任曹操司空,多有建樹。魏國初立後升遷尚書令,魏諷等謀反被平後,任中尉數月,因病請辭,再拜諫議大夫,不久去世。
何夔,字叔龍,河南太康人。少失父,與母兄生活,有孝善之譽。身高一米八三,容貌端莊,受曹操禮遇。後官至太僕,文帝繼位封陽亭侯。去世後,諡號靖侯。
邢顒yong),字子昂,河北雄縣人。少從田疇交遊。後歸曹操,處事有方,遷為太傅,文帝時漸升太常卿。黃初四年,223年去世。
鮑勳,字叔業,山東新泰人。品正無愧,其亡父鮑信助曹操有功,由此入朝。後助文帝多有功績,然黃初六年,225年諫阻文帝少征伐,被降職。後受人刁難被殺,廿天後,文帝去世。
司馬芝,字子華,河南溫縣人。忠誠清亮,毫不欺軟怕硬。明帝即位後,逐步升為大司農,堅持重農為本。遇事與部僚相商,不善處當面反駁,從不背後傷人。後死於任上,家無餘財。
卷十三鐘繇yao)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鐘繇,字元常,河南長葛人。初為東漢朝廷黃門侍郎,文帝後為太尉。明帝太和四年,230年去世,諡號成侯。
鐘毓yu),字稚叔,鐘繇之子。十四歲任散騎常侍,機敏風趣,有乃父風範。朝中諫言,多被採納,受明帝及司馬文王器重。景元四年264年去世,追贈車騎將軍,諡號惠侯。次子鐘會有傳。
華歆,字子魚,山東禹城人。初為孫權之臣,後歸曹操。雖與管寧有異,卻向朝廷力諫其才,純潔高尚。太和五年,231年去世,年七十五,諡號敬侯。
王朗,原名嚴,字景興,山東郯城人。精通經學,後漂泊四方。曹操時入朝為官,文帝繼位後,任司空,封樂平鄉侯。時時諫言,勸誡有方,實乃一代英才。明帝時為司徒。太和二年,228年冬十一月去世,諡號成侯。
王肅,字子雍。黃初初年為散騎黃門侍郎。坦誠正直,見識廣博,諫言多被採納,於國有利。好學不斷,門生眾多。甘露元年,256年去世,追贈衛將軍,諡號景侯。
卷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程昱,字仲德,山東陽穀人。身高一米八四,鬍子長而美。為曹操謀劃,魏國建立功臣之一。性情剛烈,常與人爭執。文帝要立其為三公時,不幸去世,追賜車騎將軍,諡號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