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二趙相攻
前趙光初八年(325)三月,北羌王盆句除投附前趙,後趙大將石佗襲擊之,俘獲三千餘落,牛馬羊百餘萬頭。前趙劉曜派中山王劉嶽反擊,曜亦屯兵富平以為聲援,劉嶽與石佗戰而勝之,石佗被殺,後趙損失兵員六千餘人,餘者皆為劉嶽所虜。
後趙攻陷司、豫、徐、兗之地
後趙七年(325),大將石生屯駐洛陽,不斷騷擾河南,前趙劉曜派中山王劉嶽、鎮東將軍呼延謨等率軍進攻,並將石生擊敗。後趙中山公劉虎自率大軍反擊劉嶽,斬呼延謨。劉曜又將兵增援,但其軍無故驚潰。六月,石虎俘獲前趙劉嶽及將佐八十餘人,氐羌三千多人,均送往襄國,坑殺九千餘人。又殺幷州刺史王騰,殺其部下七千人。劉曜敗退長安,因恚成疾。於是司(今河北邢臺)、豫(今河南許昌東)、徐、兗(今山東鄄城東北)之地均落入後趙之後,後趙與東晉以淮水為界。
晉明帝死,成帝立
太寧三年(325)八月,晉明帝司馬紹病重。召司馬漾、王導、卞壺、郗鑒、庾亮、陸曄、溫嶠等受遺詔輔太子,勉群臣“戮力一心,若合符契,思美焉之美,以緝事為期。“旋即病崩,年僅二十七歲,葬於武平陵,廟號肅祖。同月,明帝長子司馬衍即皇帝位,諸臣是為成帝。增文武位二等尊皇後庾氏為皇太後。當時司馬衍年僅五歲,群臣春天請太後依仿漢和熹皇後事,於九月臨朝稱制,以王導錄尚書事,與庾亮、卞亮參輔朝政,加郗鑒為車騎大將軍、陸曄左光祿大夫,均開府儀同三司。又以南頓王司馬宗為驃騎將軍,虞胤為大宗正。朝中實權掌握在帝舅庾亮之手。
段遼殺段牙,自立
鮮卑慕容廆與段氏和睦,勸段牙遷都。晉太寧三年(325),段牙徒都令支(今河北遷安西),引起國人不滿,段疾陸眷之孫段遼欲奪其位,乘機以徒都為罪,於同年十二月率國人攻段牙,殺之而自立。段氏自務勿塵以來,日益強盛,其地西接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東界遼水(今遼寧太子河),統轄胡、晉三萬餘戶,騎兵四五萬人。
東晉改元鹹和
太寧三年(325)閏七月,晉明帝卒,皇太子司馬衍繼皇帝位。次年二月改元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