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今天休息,九點多就自然醒了,但還是在床上躺到了十一點多,用淘票票買了一張電影票,然後才起來洗漱。洗漱之後,在qq上用美團訂了一份混沌。之所以到qq上的美團外賣專口,是他們在搞活動,可能是要大力提高qq的使用率,其實就是發紅包,我領了一個八塊的紅包。
前兩天沒有更新小說,是因為手機出了一點問題,4g網突然不好使了,本來我每次都是用手機熱點聯網,然後在筆記本上更新小說的。所以就沒法給筆記本連熱點了。其實我每天都寫了,只是發不了而已。今天上午,手機突然好了,我就趕緊更新了一章,另一張用了定時更新,放到了下午。
更了小說,吃完餛鈍,查了查去電影院的路線,還行,三站地就到了。我是在神精神病院站坐的公交車,我要去的地方是閑林鎮。鎮上有一個鄰裡中心,鄰裡中心的三樓有一家電影院,名字是西田電影院,這個名字總讓我想起春田花花幼兒園。
這是我在杭州看的第一部電影,在網上買票的時候,我發現杭州的絕大部分電影院都是雜牌電影院,或者說是本地電影院,好多都是頭一次聽說,而且有的電影名字聽起來就很山寨,就像是大戶人家開著玩的一樣。不僅是電影院,杭州的超市也是,大大小小的超市,也全是本地品牌,雜牌超市。
一些很大的超市,根本就沒聽說過。沃爾瑪、家樂福什麼的,這邊我還沒有見到過。倒是今天在路邊看著了一個蘇寧易購。杭州的本土品牌這麼強,我覺得這是經濟發達的體現,市民文化發展程度高的體現。同時又是某種落後的體現。
這個鄰裡中心的設定很有魔幻色彩,其實它就是一個商業地産專案,全名是西田鄰裡中心。說它配置魔幻是真的魔幻,讓人哭笑不得。我反正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配置。
這個大樓總共三層,一層是菜市場,真的是那種大家能想像出來的菜市場。一個一個的攤位,賣蔬菜的、賣雞蛋的,賣熟食的、賣牛羊豬肉的、賣魚的、賣米麵糧油的。亂哄哄的。真的是個菜市場。
杭州的菜市場我還發現一個現象,賣水果的很少,基本沒有。與此同時,杭州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水果超市、水果店。我去過的城市裡從未見過這麼大密度這麼大數量的水果超市。
一樓是菜市場,二樓是大賣場。也是一個個攤位,這個好一點,攤位之間有個遮擋,不過也基本是用簾子來遮擋的。也算是一個個的小門臉到了。主要是一些賣衣服的攤位,還有兩家賣化妝品的。二樓算是個服裝大賣場吧。
說它魔幻就是因為,你如果在一樓的菜市場逛了一圈,然後去了二樓的服裝大賣場。在你逛完這兩層之後,坐扶梯上到三樓之前,你絕對猜不到三樓竟然是電影院。而且還有六個廳,是個大電影院。
誰能想到菜市場的樓上是電影院,菜市場跟電影院真的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可在這個地方就成了現實。成了樓上樓下的鄰居。我真的是長了見識。
之前不管是在通遼還是在沈陽,電影院都是在高檔商場裡邊。一樓要麼是必勝客、肯德基要麼是星巴克。我從未見過一樓是菜市場的。太魔幻了。也就是閑林鎮這樣的鎮上才會這種現象。
不過,商場一樓是菜市場的配置,在杭州並不魔幻,我見過幾次。一樓是菜市場,二樓是大超市的我也見過。不過都是在鎮上或者街道上。留下、閑林,五常。
不過,回過頭想想,一個小鎮都有六個廳的電影院,這個地方絕對算的是發達城市。至少在全國是排的上號的。事實求是地說,好多地方縣城裡都沒電影院,有的有個電影院也沒有六個廳的規模。
電影是下午三點多的,我到鎮上的時候,才一點多點。沒什麼事,就去了鄰裡中心邊上的一個公園,方家山公園。就是一個小山包,開發成了公園,開的還行,四通八達,是個鎮上的居民遛彎休閑的好地方。各種設施也都有。公園的最高點是一個涼亭,名字是淩雲臺。
淩雲臺上,有一個故事展板,刻的是閑林當地特有民俗“小端午”文化的由來,其實是一個神話傳說。小端午是相對於端午說的。他們過完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還要在五月十三過一次小端午。故事以後有機會再講。
對了,我在往淩雲臺上走的時候,被樹叢裡的一直黃毛松鼠嚇了一跳。它從樹叢裡突然竄出來,有飛快地跑到了一個大叔樹上。在沈陽待了兩年半,松鼠我見多了。
說一個有意思的事,讓我有些不能理解。在電影之前,我從公園出來之後,去附近一個超市買一包紙巾。順便在超市逛逛。可是我走到賣毛巾浴巾的貨架前看到的一幕,著實讓我有些難以接受。
是一個中年男人,他在挑選貨架上的毛巾。我不能接受的是他挑選的方式。他竟然把自己相中的毛巾,從貨架上拿起來,兩隻手拽著毛巾的兩端,然後拿毛巾去蹭自己的下巴。來來回回地蹭,反反複複像拉鋸一樣,像拔河一樣。我真是頭一回見這麼挑毛巾的,用下巴挑。
對了,我看的電影是《刺客信條》,看著還行,有一些啟發。當年基督教也有火刑、也有宗教審判、也有動不動就處死異教徒的做法。把一切反對的觀點都說成邪說是異端。還到處以上帝的名字侵略屠戮。但是,後來他們進行了宗教改革,再後來啟蒙運動。
有的宗教,是不是也得改革了。還在以宗教的名義搞極端,弄事情。說實話,宗教改革,就是要變,不是要純,要有新的東西進來,而不是越走越保守,越走越封閉。沒有真正的純正原教旨主義教派,有的只是利益之爭。純不純不重要,也沒有意義,與時俱進才是真的,才最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