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終於到最後一個故事了,很平淡的一個故事,買豬賣豬。
<101nove.縣下邊的一個村子,那邊是畜牧養殖專業村,家家戶戶都會養點啥,收益快的就是養豬,慢點的就是養牛。一般都是在自己後院砌兩個豬圈,養個十頭八頭的,這是中間數。有養四五頭的,也有養二三十頭的,都有。那邊農村的院子都大,都是養在自己家裡。
養豬肯定是為了賣豬,用賣豬的錢生活或者看病。所以這附近肯定有專門收豬的,這樣大家也都方便,彼此都熟門熟路的,知根知底,買的和賣的都放心。
這個村子叫小亮甲村,他們自己村裡就有一個常年的收豬的人。誰家的豬要出欄了,跟他打個電話,或者到他家說一聲,他就會開車去拉。大部分時候都是當場結清,一時沒那麼多現錢的,過兩天也會送來。所以他不僅在自己村裡收,在附近的村子裡也收,收了之後,送到屠宰場,他就賺個差價。
這位豬販子,人稱杜老三,因為有信譽,又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所以他一幹就幹了十年。但是這人有點不正幹,有錢之後,就包了小三,又喜歡賭錢。但即便是這樣,他也沒賴過賬。
沒想到,他突然就開始賴賬了,而且賴完之後,家都不要了,直接跑了,誰也找不著了。他媳婦跟他離婚兩年了,但是一直住在一起,這時候,也帶著孩子回孃家了,把杜老三收豬的貨車也給弄走了。
我們去的時候,家門緊閉,院子裡長滿了青草。房子但凡有玻璃的地方都有洞,不知道是風吹的,還是村裡人砸的。反正就是人去屋空。
他在自己村子裡簽了五家養殖戶的錢,而且其中兩家的男主人還跟他是發小,有一家跟他住在一趟街,就隔了三家。幾十年的鄉誼舊情,都化為烏有了。
他也不是一下子欠的,陸陸續續有半年的時間。收豬的時候,他跟村民說,手裡沒現錢,錢在屠宰場壓著呢,緩兩天就給。遇見著急用錢的,他就給先給一部分,剩下的寫欠條。遇見不著急的,就幹脆一分錢不給,直接拉走。而且這欠條能不寫就不寫,估計一開始就憋著壞了。
這中間他也陸陸續續給過一部分錢,誰家逼得急了給誰一部分。誰也沒想到他能撇家舍業地跑路,電話打不通,他的家人親屬也是問誰誰不知道。他跑的時候,在自己村裡,杜老三一共還欠了十二萬。最多的那家欠了五萬,就是那個跟他家一條街的發小。
還有別的村子的,這杜老三的心是徹底黑了。別的村子不瞭解內情,心想也一起做了這麼些年買賣了,欠就欠吧。這個杜老三,在外村不打欠條的比例能特別高,而且他欠的名字也是杜老三,這個外村人平時叫他的這個名字。其實他不叫杜老三,他是因為在家排行老三,杜老三是個外號一樣的稱呼,他真的名字叫杜仁義。身份證上、戶口本上全是這個,在自己村寫的欠條也是杜仁義。
我們去了臨鎮的一個羅羅堡村,這家也是養豬。院子特別大,樣子好幾十頭。院子裡還有一片果樹,自己住的是小瓦房。這家人苦,老大爺六十多一點,直腸癌,我們採訪的時候,屋裡太暗,還得專門開燈。
對著鏡頭說到自己病情的時候,可能是激動了,他說到自己的直腸癌時,直接把衣服掀開了,讓我看他肚子上手術留下的刀頭,說話的時候,已經帶著哭腔了。好像終於有人來給他做主了,這錢終於可以要回來了。
他自己是直腸癌,她老伴是腦血栓。他說就是因為欠錢上的火,好不容易養點豬全讓他給騙了。我們也見到他老伴,不是很嚴重的那種,除了走路一瘸一拐的,說話都正常,但是幹不了活了。
杜老三欠的都是他家的醫藥費。我們去的時候,他們家還有四五頭豬,就那麼養著,買不起豬苗,也養不起豬了。還有的直接就不養豬了,豬圈幹脆就空了。但是他們家不養,真的就沒有收入來源,種玉米賣錢一年也只能種一茬,平時吃藥的錢,只能靠養豬了。
聽說我們記者去了,他們家還去了五六個被欠了錢的養殖戶。最少的也欠了兩萬。他當初賒賬的時候,說錢在銀行壓著呢,一時取不出來。先欠兩天。大家也覺得這麼多年交情了,欠就欠唄,反正你也不能跑了,你家在哪,你爸叫啥,我都知道。
可他就是跑了。這邊也是,陸陸續續欠的。一遍欠錢,一遍收豬、一遍還錢。有一個家是欠了五萬,他兒子要結婚,急等這用錢。
他專門找了一趟杜老三。這種事,不給錢是說不過去的,人家孩子娶媳婦,你不能耽誤人家大事啊。不然就是不懂規矩,不講道義。那次,他就給了他一萬五,還欠三萬五。
那個大爺應該感謝自己的兒媳婦進門進的及時,如果再晚半年,那一萬五他也要不回來了。
拍完片子,我拎著攝像機出門。張哥在後邊交代他們怎麼維權,以後如何避免這種事。裝置放到後備箱,我在車外邊等著。一會張哥出來了,他們幾個都送到門口的車門前。
我們正要上車走的時候,那個大爺從家裡跑了出來,不知道從拿找了一個塑膠袋,給我摘了院子裡的桃樹的桃。我就得一共是給了六個。
我吃了三個,張哥吃了倆,孫哥吃了一個。那桃真甜啊,又大又甜,真不愧是豬糞養出來的。
吃完桃,張哥說了一句,我是不是給這邊的一個朋友打個電話啊,不然咱們這有點不夠意思啊,吃了人家的桃,啥也幫不上。孫哥問,你那朋友是幹啥的啊?張哥說,之前來採訪認識的,縣公安局的,小科長。
說完,張哥就給他打了電話,跟他說了杜老三欠了收豬款跑路的事,還說這些養殖戶都挺可憐,讓他幫忙找找杜老三。
我把稿子的最後一段畫外音抄到這,“據不完全統計,杜某欠村民的豬錢總數超過了二十萬元,涉及養殖戶十五家。遺憾的是,這些被欠錢的養殖戶中,只有幾個人手裡有杜某簽名的簡易欠條,大部分人或是礙於情面或是出於信任,並沒有向其索要欠條。在這裡記者也提醒廣大村民,在進行金額較大且不能結清的貨品交易時,一定要索要欠條,以便日後透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