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又快到夏天了,中學生小學生該組團下水游泳了。河邊的小孩到河裡,湖邊的小孩的到湖裡,海邊的小孩到海裡,沒湖沒海的地方就到池塘裡。總之他們要下水了,誰也攔不住,一轉眼的功夫人就沒了,後來人就沒了。
每年都有各地中小學生溺水的事發生,尤其有了微博之後,傳播的更快。今年的已經開始了,前段時間就有四五個小學生一起到河邊游泳,全部溺水。這才是個開始。
下水之前誰也不會想到自己就是下一個溺水的人,這是他最後一次游泳,最後一次看這個世界。突然想起來,海邊的小孩倒是沒怎麼聽說溺水的,是他們水性好,還是人數少?聽說的主要是淡水裡的。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隔壁班的一個同學,在他們村頭的小河裡溺水,他學習特別好,我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依然記得他的名字,雖然好多一年級的同班同學都記不清了。他並不是去游泳,他是放學之後到河邊給家裡的羊割草,順著河堤滑到了河裡,又不會游泳,等有人發現人已經沒了。
初中的時候,南邊一個村子也出了這麼一個事,也是一個特別勤快,特別懂事,學習特別好的男孩,好像是要上初中了,十二三歲了。都說他十歲的時候就會幫家裡做飯了,農忙的時候,都是他做飯,送到地裡去。學習也好,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人沒了,大家才把他說的這麼好,出於好心,出於憐憫,把他的好給誇大了。還是他真的就這麼好,我想信他是真的好。
他是天熱了,自己到村頭的池塘裡洗澡,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掉到了深水區,也是沒什麼人發現,等到有人找到池塘邊,才發現了他的鞋和衣服。他們村裡的人撈了好久才把他撈上來。
還有,高中的時候,是臨鎮的四個男孩,都是留守兒童。其中兩個是親兄弟,跟第三個是堂兄弟,跟第四個是表兄弟。那時候夏天,暑假,表兄弟到姥姥家來走親戚,跟兩個舅舅家的三個孩子天天在一起玩。家裡就姥爺和姥姥在家。他們的父母都在外邊打工。
有一天,天跟以往一樣的熱,四個小孩推著腳踏車要出去,老太太想往常一樣叮囑他們前往不要去河裡洗澡,哪個村的誰誰誰就淹死了。他們也答應的好好的,我們不去洗澡,就是出去溜達溜達。嗯,那你們別去大路上,大路上車多。好好好。都安排好了,孩子也答應的好好的。
四個人去了離村子不太遠的一個廢棄的窯廠裡。窯廠就是磚廠,之所以廢棄是前些年國家搞了一個關停黏土磚場的專項行動,各個鄉鎮一把手牽頭,自己的鄉鎮有幾個窯廠,小孩都知道,自然是一個跑不掉,全給拆了,炸了。
磚廠就這麼廢棄了,從那以後紅磚就開始貴,因為我們用的是外地拉過來的磚,據說是商丘那邊過來的。一卡車能拉一萬磚左右。這是題外話。磚廠廢棄了,留下的大片的空地殘渣,還有一兩個大水坑。
水坑是標配,窯廠規模越大,水坑越大,越深,越多。早期多是窯廠在坑裡挖土燒磚形成的,越挖越深,越擴越大。窯廠裡的水坑,是我們那邊出了水井之外水位最深的地方了。最深的地方,有六七米,而河水最深的時候也就兩三米。
窯廠的水坑,最可怕的不是深,是鬥。大家都知道越往裡水越深,所以一般都是水邊洗洗,一般都是一點點地試探性地往裡走。正常的池塘,都有一個坡度,但是窯廠的水坑沒有,前一腳還是剛到膝蓋,後一腳就直接兩米深,就是會游泳的大人,也得嚇一跳。
窯廠關停了,沒人幹活了,自然也就沒人管,也沒人看守了。自然就會有人去洗澡,而且窯廠的水質是最好,最幹淨的,一是水量大,自身的淨化能力強,還有就是跟村莊不挨著,跟河道也不連著,自成一家,沒什麼汙染源。
四個小孩,把車子停在水坑邊,手拉著手下了水,一個都沒上來。老頭,老太太覺得沒法跟兒子和女兒交代,在他們從外地趕回來之前,就喝了農藥。